——武汉市洪山区关工委高中家长学校工作汇报
教育作为一个培养人的活动,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交互作用,共同实施,相互制约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协调,是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尤其是当前,世界正发生着剧烈变化,我国正经历着两个重要转变,一是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二是由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经济转变。无论是国际形势的变化,还是我国经济的转型,都对教育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新时期的教育重心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转向塑造学习者的新型人格。然而,人格的完善决不是自发形成,而是培养塑造的结果,是多方面教育的结果。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是,相对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来说,还只是基本教育。现代的教育早已打破了书本和课堂的局限,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个领域和人生的每个阶段。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的一切成功源于家长的启蒙。家庭教育是孩子终身受益的教育,也是孩子身心健康的基础。家庭教育已成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民族素质的提高。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所说:“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是握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家长又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同盟军和合作伙伴。因此,学校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是实现育人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提高国民素质民族振兴的需要。我校一直坚持开办家长学校,具体做法是:
一、统一一个目标
教育的真谛是育人,育人的目标是使教育对象得到全面健康成长,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是行为的动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育人目标一致,才能达到共同育人之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对象是一致的,这是基础;家长爱子,为之牺牲一切,教师爱生,乐于奉献终生,这是前提;家长望子成龙,教师教生成才,这是两者共同的愿望。成才之本是做人,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这已被广大家长所认同。有了共同目标,才会有积极的行动,家长就会主动关心学生成长,积极支持学校工作,乐意接受学校的指导,愿意参与学校的管理。主动来校给学校提建议的人多了,积极与班主任联系,详细了解孩子情况已成为常事,有的家长成为学校选修课的辅导老师、文艺节目的导演、成人仪式的主讲员、社会实践行的指导教师等等都已是事实。特别是在我校创市级和省级示范学校的督导评估中,家长们对学校的支持和帮助令人感动,高一(3)班胡奕的家长由于临时要出差,不能参加座谈会,当天乘的士赶到学校请假,并将打印好的发言提纲亲手交给学校。高一(10)班的王芃家长,拿到校长的自评报告,仔细分析,认真修改,从文章结构到标点符号,从措词造句到引用名言,从报告封面到正文字体,修改了达200多处,并与校长当面交谈,提出见解。两级督导评估通过后,家长打来电话表示道喜,有的家长亲自来校祝贺,有的家长带着同事或亲朋好友到学校参观校园,了解校情。家长说:学校为了学生的成才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作为家长没有理由不配合。
二、实现两个转变
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对家庭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研究,指导不力,家庭教育基本上处盲目性、自发性和随意性状态,产生了种种误区,对青少年的成长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北京市1500名家长进行为期3年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家庭教育不当。2001年1月26日,浙江金华17岁的高中生徐力残酷地杀害了自己的亲生母亲。这位母亲用传统的家长制作法,典型的逼子成才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儿子杀母亲的人间悲剧。现实表明在现代信息社会里,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复杂,家庭教育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这就说明,家长也需要接受再教育,家庭教育需要科学指导。“家长学校”旨在提高家长素质。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帮助家长转变观念。一定的理念支配着一定的行为,教育也不例外。观念的转变主要是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疏导他们,并非只有上了大学,才能成为人才。成才的道路是多样的,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当代社会,真正需要看重的是素质能力、业绩。一个人不论是否有文凭,也不论在什么岗位,只要有报国之心,学习之志,德技俱馨,有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就一定可以成为优秀人才。所以,要求家长对孩子不能只注意孩子在校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关注孩子思想品德的修养。二是帮助家长改变教育方法。方法是理念和行为的中介,科学的教育方法能使教育效果事倍功半。帮助家长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学会循循善诱,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当然,不同的家庭类型和不同的孩子个性,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使家庭教育更有实效,我校采取不同类型家庭的家长或不同层次的学生家长,开办不同期的家长学校。根据与家长的交流和学生的表现,我们感觉到需要重点指导的家庭教育是:单亲(离弃)家庭、经商家庭、失业(下岗)家庭等。针对不同的家长,讲授不同的内容,指导不同的教育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单亲家庭的家长,指导他们既要当好爹又要当好娘,对孩子多给一点关爱,多给一些家庭温暖,注意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对经商家庭的家长,指导他们多抽些时间管教孩子,并在金钱方面不要有过多的强化,教育孩子懂得通过劳动获得的美满生活才是幸福;注意培养孩子自立精神;对失业家庭的家长,指导他们不要将自己失意情绪带给孩子,反而要让现实教育孩子,只有学好真本领才在社会有立足之地,注意培养孩子自强精神。总之,学校对不同类型的家长采取不同指导内容和方法,尽力帮助他们由片面注重书本知识向注重教学孩子正确做人转变,由简单命令方法向平等沟通的方式转变。
三、做到三个落实
开办家长学校,并且要办好家长学校,需要空间和时间,人力和物力作保证。我校将家长学校纳入学校常规工作之中,做到了三个落实。一是人员落实。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总负责,书记把关,德育校长落实的7人领导小组。建立了管理机构,以政教处牵头,其他部门配合,选出了校长1人,副校长1人,班长1人,组织员2人等具体负责人员。聘请了校内的领导、教师和校外家长、大学教授作为辅导员。二是场地落实。学校用了一间阶梯教室作为家长学校的固定场地(已挂牌)。教室内配备了现代化的音响设备、电子黑板、投影仪和电脑,还配备了空调、饮水机等。并免费提供学习资料,使家长们能在安静舒适的环境中参加家长学校的学习。三是时间落实。学校工作多而杂,家长学校又不同家长会,他需要有周密的计划,统筹的安排,既符合学校工作规律又要照顾家长的工作和休息情况。所以,我校家长学校是按照计划,一学期开办一期,大多放在本学期的期中进行。搬迁后的四年里,我校开办了七期家长学校,每期有主题,有主讲,有教案,有资料,有记载,收到了较好效果,在省市督导评估中得到了肯定。
开办家长学校,收到了一定成效,但也留下了很多思考。例如家长们观念的更新,是一个复杂长期工作,单靠学校的指导难以解决问题,目前还是有不少的家长注重的是孩子学业成绩,而忽视做人的要求;又如现行的教材——武汉市教科所编写的《家庭教育读本》不太适合当今高中生的家庭教育的需要,授课教师只能查找一些新的资料和根据亲身经历的经验来指导家长。总之,家长学校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提高。并要作为学校科研课题进行研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根据校情、生情和家情,把家长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