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洪山区长虹中学关工委组织了家长学校研讨会,一起了解当前家庭教育的问题。现阶段,家庭教育的洪山区长虹中学是一所兼有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是洪山区教育局直属的重点中学,也是武汉市比照重点中学。目前,学校拥有49个教学班、学生2700余人;学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学生家长成分复杂,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对教育不仅缺乏起码的必要认识,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文化的广泛交流,价值观的多元化发展,家庭的经济生活或者生产结构等因素发生了较大变化,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比例不断上升,父母外出打工、祖父母隔代监管的孩子不断增加,导致有的家庭教育甚至存在严重的盲点和误区,成为我们必须面对且要认真解决的问题。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种:
第一、溺爱型教育。现代家庭基本上是三口之家,孩子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是家庭希望的全部。因而一些家长往往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千依万顺,过分的满足,过多的照顾,过度的保护,连孩子一些完全可以自理的事情,家长也一概代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或明显的过失,也听之任之,甚至不仅不批评教育,而且在学校进行教育的时候,不是予以配合,而是百般遮掩、一味袒护。其后果是孩子长大后,没有生活自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也缺乏是非观念,难以有自立的意识和行为。
第二、冷漠型教育。一些家长认为,作为父母,只要让孩子吃饱穿好,饿不着冻不着,需要用钱就给钱,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就是尽到了家长的责任,至于其他的事情,什么孩子的学习,性情的培养,那就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了,对孩子不闻不问,漠不关心,致使孩子逐渐远离对父母家长的感情依恋。
第三、过度干涉型教育。一些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期望,找关系、托熟人地把孩子送进学校,害怕孩子的学习出差错,有闪失,他们总是依照自己的生活体验、自己的要求去约束孩子,不考虑孩子的需求,不尊重孩子的个性人格,不顾及孩子的心理承受,一味的给孩子讲“远大理想”,灌输“未来前途”,最终导致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
第四、严厉型教育。一些家长迫于家中的生计而工作繁忙,平时对孩子不管不问,遇到孩子出了问题、犯了“过错”或学习成绩不如意,他们不是与孩子一起坐下来分析问题,沟通思想,而是简单粗暴的言语刺激,甚至固执的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对孩子施以严厉的惩罚,从而造成孩子的心理恐惧,心理畸变,于是就隐瞒说谎,最终导致孩子出现一些超乎寻常的行为表现。
针对以上情况种种,我们感到,帮助家庭教育走出盲点和误区,提高家长的素质,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按照教育规律和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责无旁贷地开展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有计划、有系统地向家长宣传国家的教育方针,宣传现代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剖析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其危害,推介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经验,帮助家庭提高教育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家庭教育质量和效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作为学校,如何提升家长的素质,如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使之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步调一致、和谐同步发展呢?最易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开办家长学校。我校在此方面作了一些尝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加强领导,确保家长学校的组织保证
我校于1999年成立了家长学校,并为之挂了牌,且安排了专用的教室。为了办好家长学校,学校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设立了由校长书记牵头,德育副校长负责,政教主任和年级主任、班主任代表具体负责的家长学校领导机构,负责家长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人员的安排落实。通过工作的开展及近年来此项工作的反馈,我们感觉到,家长学校的领导,如果没有家长的参与,其工作是比较盲目的,其效果是难以理想的。为此,我们适时的成立了两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家长委员会和年级家长委员会,参与家长学校领导小组的工作。学校家长委员会由各年级推举家长代表组成,由校长书记牵头,德育副校长具体负责。她代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利益,反映家长的愿望,听取家长意见;年级家长委员会由年级主任、年级组长牵头,由各班推举的家长代表组成。她最能直接代表各年级家长的利益和愿望,对年级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了他们的参与,我们就知道家长们在想些什么,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最感到困惑的是什么,他们最想从家长学校中得到些什么,从而使家长学校的工作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
二、开展活动,确保家长素质的有所提高
我校的学生分布广,家长成分复杂,不宜经常集中,因而我校开办家长学校的主要形式是采取以会代训。每学期我们召开两次年级家长会,一学年召开一次校级家长会。在家长会上,由年级主任或学校领导向家长汇报工作,并且就学校取得的成绩、重大的举措以及学校面临的问题等向家长进行宣传和说明,与此同时,学校还就一些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一些相对科学的教育方法,请几个有代表性的有经验的家长进行经验交流等。这种办学方式得到了家长的充分肯定,他们说:这样做,即为他们节省了时间,又让他们了解了学校情况,也提高了他们对教育孩子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知识,是一次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联系的好方法。
三、健全制度,确保家长学校的有效运行
家长学校的开办,仅靠集中式的以会代训是不够的,还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系列措施,才能保证它的正常运行,才能保证家长学校的效果,才能保证家长素质的提高,也才能保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并逐渐将之制度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a) 建立了校长书记接待日制度。每周一、周二,分别是校长、书记接待学生家长的法定日。无论多忙,对家长、群众的来访,都必须诚心的接待;对他们提出的问题,都必须耐心的回答;对他们反映的情况,都必须全心的对待。为了方便联系,我们还在学校设立了“意见建议箱”,进一步畅通了学校与家庭联系的渠道。
b) 举办“教育开放月”、“家长开放周”活动。每年的四月和十一月,学校定期为家长开放课堂,请家长进课堂听课、评教、评学,让家长亲身感受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成长与发展的状况,让他们感受教师在学校教育管理学生的日常情况,加深了解,增进理解,进一步奠定了学校与家庭教育的感情基础。
c)制定了教师家访制度。办好家长学校,不仅需要把家长请进来,而且更需要学校走出去。学校制定了《班主任和教师家访制度》,从家访人数、家访时间、家访内容、家访禁忌等方面都作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每学期末学校政教处都要进行检查、评比,与教师的绩效挂钩。为了方便教师和家长的及时沟通,学校还为全校的班主任老师购买了电话卡,补贴一定的电话费。今年十月,又为班主任统一配置了小灵通手机。这一工作使老师和家长及时充分的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充分的交流信息,为搞好家校教育打下了坚实基础。
回顾我们所做的工作,应该说已经取得了一些较为明显的效果:一些家长的教育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或更新,他们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有的改变了以往对孩子教育的重智轻德、重养轻教的观念;有的改变了以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于求成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绝对服从的不良观念;有的在不自觉中走出了教子观念的盲点和误区。然而我们也还应看到,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性、长期性的工程,家长观念的改变、家长素质的提高、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和谐统一、社会教育的大环境的改善等等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只要我们高度重视,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会谱写出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步调一致、协调发展的新篇章,一定会为培养“顶天立地能干事”的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作出我们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