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爱心营造和谐社会 连心共建快乐家园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6-12-21

武昌区白沙洲街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成立于200412月。两年来,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工作在街团委的指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积极拓宽工作领域,整合地区资源,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加强领导,不断完善青少年学校组织建设。

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校长由社区书记彭友珍担任,社区副书记甘慧君任教导主任,师资力量来自辖区共建单位武昌区教委新桥幼儿园和社区的“五老队伍”,同时在社区所辖的13条街巷中选出12名离退休老同志担任学校辅导员,共同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在场地紧缺的情况下,社区工作室里腾出近50为青少年腾出专门固定的活动场所,内设电教设备、电脑、图书、棋类等活动必备用具,利用寒暑假的时间组织青少年们参加象棋比赛和练习跆拳道,让他们在锻炼身体的同进,通过反复的练习培养忍耐力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克制能力和勇气,每年约有20余次活动在此开展。此外还积极与辖区共建单位联系场地,整合地区资源,借力开展活动。

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目标、任务和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全年活动丰富多彩,并建立详细的活动档案,并将青少年学校工作逐步纳入社区年度工作考核。

二、爱心奉献,努力营造社区和谐生活氛围。

1.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利用节假日,定期和不定期的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寓教于乐、主题鲜明的各类教育活动。革命传统教育周里,为了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与武昌区教委新桥幼儿园联合开展主题为“幸福生活哪里来”的讲故事等主题的活动。邀请社区里曾参加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傅再义等同志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向这些四、五岁的孩子们讲述了生动感人的真实故事。用这些生动真实的故事告诉孩子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用无数先烈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大家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做爸爸妈妈的好孩子,做老师的好学生,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2.青少年是我们未来的希望,他们素质的好坏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社会以后的发展,所以引导和帮助青少年构筑人生的精神支柱,在实践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是非常有必要的。

八铺街社区吴天祥小组的“爱心求助铃”、“爱心求助卡”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反响。在学雷锋的日子里,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组织辖区里的青少年朋友积极参与进来,尽已所能,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服务。江惠玲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残疾人,并患有严重的贫血症,离异后一直住在娘家,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对她倾注了无限的关爱。看着江惠玲跟父母挤住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小房里,与外甥女挤在一张床上时,感到一阵心酸。与社区商讨后,借社区对自有房屋进行维修的机会,将原放杂物的房间隔断,拆窗开门,腾出一间15平方米的房间给江惠玲住,并为她安装了爱心求助铃。有一天,江惠玲的头不小心撞到桌角,鲜血直流,她立即按响了求助铃,住在隔壁的青少年学校辅导员梅爱珍闻声赶来,将她送到了医院。

3.自《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颁布以来,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以各种形式向辖区青少年广泛宣传《纲要》的内容。暑假期间组织中小学生们参加主题为《告别不文明行为,重塑白沙人新形象》的讲座活动,结合《纲要》的内容,用我们身边的实例,向青少年们讲了文明诚信的重要性,并与同学们进行了座谈,交流了思想。八铺街青少年学校还组织八铺街小学“红领巾小分队”的同学们参与社区的公益劳动,带领他们清除“牛皮癣”、捡拾白色垃圾等,这类活动的开展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劳动观念,而且加强了他们的社会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在2005年的“交通安全日”,八铺街青少年学校与武昌交通大队联系,请来交警给新桥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上交通安全法规课。两位交警拿着各种警示牌教小朋友们辩认识别,同时向小朋友们提问,小朋友们都争相举手回答问题,气氛非常活跃。之后,周警官又教了小朋友们几个简单的指挥车辆通行的手势,并模拟十字路口做游戏,将刚刚所教的安全知识全部溶于其中。在热闹欢快的气氛中,一场快乐的交通安全课结束了。

4.在社区党总支部的领导下,把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对社区里孤寡老人、特困户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每年的中秋佳节,社区青少年学校都组织青少年们到孤老院慰问老人们。抓住辖区单位特点,组织武昌区志云小学(原为外来人口民办学校,现已关闭)等辖区单位到八铺街老年护理院开展慰问活动。

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联系,动员同学们把爱心送到了八铺街社区的一些孤寡老人的家里。他们分成多个小组,拎着自己凑钱给老人买的营养品,分头进入了社区的孤寡老人家里进行慰问,帮老人打扫房间,削水果给老人吃,和老人聊天,陪老人们渡过了愉快的一天。

20062月一场大雪降临江城,第二天一早,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的青少年们便冒着大雪去探访社区的孤寡老人。

当来到八小老年公寓时,厚厚的白雪已经封住了老人们的房门。为了方便老人们进出,大家找来工具,把门前的积雪铲得干干净净,并叮嘱老人们尽量不出门,以免滑倒。得知老人们今天的菜还没买时,大家又赶紧到菜场买了一些小菜送到老人家中。

下岗职工万翠华,离异后独自带着上大学的女儿生活,自己还身患多种疾病,由于工厂效益不好,医药费报销用几百条毛巾冲抵,看着堆积如山的毛巾,万翠华束手无策。鉴于这种情况,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朋友们提议帮万翠华义卖毛巾,大家推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大声叫卖,终于将那几百条毛巾卖完,解了万翠华的燃眉之急。

八铺街社区青少年学校从成立发展到现在,坚持公益性原则,根据青少年的需求和特点,开展了符合青少年兴趣的各类活动。两年来,虽然社区青少年学校在活动经费、活动场地等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但是学校的“老师们”运用着自己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把学校“经营”的有声有色。下一步还将积极争取到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强与辖区单位和学校的联系,共同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