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让社区学校成为青少年心灵的港湾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6-12-25

一、学校概况:

变电社区是省级文明单位湖北省输变电工程公司共驻共建社区。地处武昌杨园,环境优雅、清新。辖区面积5万平方米,现有住房24栋,常住居民1100户,常住人口2712人,流动人口135人,社区未成年人人数205人。200410月社区成立青少年学校,2005年元月被武汉市首批命名为“武汉市青少年示范文明学校”光荣称号。

社区有一面积340平方米的二层办公独楼,两间多功能活动室,面积计150平方米,宽敞明亮。办公设备齐全,有三台“奔4”电脑,打印机、电话、电视、数码相机、DCD、音响;在共驻共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修建小游园1100平方米,活动广场800多平方米,建休闲场地2个,健身路100多米,玻璃钢乒乓球台4个,还兴建了篮球场、羽毛球场,安装健身器材三处,计21件,让社区青少年拥有更多的休闲娱乐场所。社区新建不锈钢宣传橱窗13板;社区图书室、未成年人活动场所、文体活动室、卫生保健等均有尽有,设施齐全。

二、特色项目名称:

假期课堂。针对外来流动人口和特殊家庭的青少年,开设“假期课堂”,除聘请专业老师辅导学生功课外,还组织设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和文体活动,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推进措施:

1、整合社会资源,师资队伍稳定。社区有一支常年活跃于青少年工作的志愿者服务队伍,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社区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共驻共建单位有专业技能的工作人员、辖区民警、交警,长期合作伙伴“永禾培训学校”的专业教师队伍等等,在两假期间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学习辅导、自护训练、法律宣传、孝亲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今年815日,邀请专业培训人员吴小慧、罗燕春为社区22名青少年举办专场“青少年青春健康项目培训”讲座,加强青少年防爱滋教育,为达到活动效果,社区开动脑筋,穿插了有奖互动答题活动,积极鼓励青少年参加社区组织的各类实践活动,体验丰富多彩的暑期生活。社区学校把理工大学能动学院的大学生志愿者请进来,协同开展社区青少年教育活动。1021,开展了为社区特困学生“一对一”义务家教活动,此活动有长期发生态势。

2、借助宣传媒介,普及主题教育。社区充分利用宣传展板、专栏、有线广播,加强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以及胡锦涛总书记的“八荣八耻”讲话精神的学习,开展了普及《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武汉市市民“十不”行为规范》、交通安全、防火、防盗教育及法律知识科学常识教育,教育的主旨是青少年基本素质的提高。每年暑期伊始,社区都要邀请公司保卫领导或专职干事为辖区青少年讲一堂“安全与我同行,共渡平安假期”的安全教育讲座,同时,不惜浪费财力、物力请来家长开展消防防火演习。

3、结合青少年特色,开展各类活动。今年暑期,组织辖区30多名中小学生参观了省博物馆,即丰富了青少年的暑期生活,开阔了视野,领略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更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针对互联网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家长怎样引导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3 17 日,社区请来北京德瑞祥科技有限公司三位博士为社区15位青少年家长义务进行“反黄助学、健康上网”知识讲座,并提供“六亿宝贝反黄服务”免费卡一张,通过家长学习,从家庭源头上堵住“黄、赌、毒”的滋生地,构建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生存环境,同时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互联网、使用互联网。

今年71日和714,通过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杨园街开展的江滩助学捐款、趣味“摸拟拍卖”心理咨询探视活动,我们有实际行动和“心”与青少年沟通,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了解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坚定信念,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我们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开展了乒乓球、羽毛球有奖比赛,社区青少年踊跃参加,孩子们高兴的情景令我们无比的欣慰。社区图书阅览室有几千册图书,在寒、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开展“读一本好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活动,既为学生提供了避暑纳凉的好场所,又拓展了他们课外知识面,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4、关注特殊群体,营造和谐社区。本着流动人口同管理同服务的原则,他们的子女享有同样的生存权、发展权、。受教育权、成才权等合法权益,每次组织活动,我们都有意邀请流动子女参加,令他们的家长非常感动。

今年六一前夕,社区带上礼物上门慰问、看望了六名单亲或残疾家庭的子女,住在3栋的曹静的奶奶感激地对我们说:“孩子长到十岁,从来没人给她过生日,今天,是第一次过生日啊!”共建单位、社区还长期帮扶两名单亲家庭的子女,每逢开学之际,都要带上慰问金和礼品上门慰问。

四、工作效果:

社区开展的各类青少年活动,做到行动上脚踏实地,内容上丰富多彩,主题上突出鲜明,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让青少年真正体验了社区青少年学校是他们最好的课外大课堂。快乐、健康有益的社区生活,拉近了学生与社区之间的距离,提高了青少年的协作和沟通能力,“小手拉大手”,由学生引线,搭起了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增强了青少年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