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东西湖区团委加强非公团建工作 实现全区团组织有效覆盖

来源:东西湖区 更新时间:2006-12-28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非公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如何扩大共青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切实为非公企业青年服务,已成为当前共青团工作在新形势下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东西湖区位于武汉的西大门,经济发展迅速,知名企业云集,名商巨贾荟萃,具备建立一批非公经济组织的良好基础和优势,团区委结合区内实际,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非公团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立足本区发展现状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并初显成效。

    一、明确目标,“建大团,建响团”

    在年初的全委会扩大会议上,团区委对非公企业团建工作做了专门的部署,提出了2006年全区新建非公企业团组织不少于8家的目标,并将工作任务分配到相关街道,将这项工作纳入到街道共青团工作的年终考核,以实现共青团组织在符合建团条件的非公企业中的有效覆盖。结合我区经济发展迅猛的趋势,我们重点在食品、机电、物流三大产业和国际知名企业中建立团组织,把建团目标投向蒙牛、友芝友、艾立卡电子有限公司等产值过亿元的大企业,整合社会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壮大团的声势。今年我区建立非公企业团组织9家,机电业2家、食品加工业4家、制药业2家、物流业1家,像蒙牛(武汉)友芝友乳业有限公司这样的企业产值已近3亿,这些非公企业团组织的建立,在全区营造了良好的团建氛围,真正达到了借力运作、借势唱戏、借机推动的作用。

    二、依托党建,“重点建、广泛建”

    团区委紧紧依托党建工作,提出“党组织建设覆盖到哪里,团组织建设就跟进到哪里”的工作思路,在区委组织部和各街道党工委的重视和支持下,对辖区范围内非公企业的团建情况做到了底子清、情况明,掌握了一批既符合建团条件,而且业主也有建团愿望的非公企业名单,并将掌握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各个街道团工委,为下一步的团建推进工作打下了基础。同时,团区委积极推动团建创新,努力做到“哪里有团员、就在哪里设置团组织”,扩大团组织的覆盖面,对全区非公企业团组织采取以点带面、试点推广的办法,多指导、多宣传、多造势,不断丰富团的工作内涵,不断延伸团的工作手臂,壮大团的工作声势。

   三、加强督导,“自主建、指导建”

    团区委为方便非公企业建团,特别制作了《非公企业团组织建设知识手册》,手册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针对非公企业如何建团,如何管理团员和发展团员、如何开展团的工作、如何组织团的活动进行了明确指导,成为非公企业建团的指南;同时针对企业流动团员不便管理的现实困难,制定了《东西湖区流动团员管理暂行办法》,使非公企业建团有据可依、有章可循,达到企业自主建团的目的。为推进团建工作,团区委实行团委干部联系非公企业团组织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主动与街道联系,采取听专项汇报、实地考察等形式,加强与非公企业主的联系与沟通,掌握辖区内企业团建动态,帮助企业团组织解决建设过程中的瓶颈问题,促进团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和运转,确保各非公企业团建工作的有效进行。

    四、注重结合,“创新建、服务建”

    根据不同非公企业的形式和特点,结合各街道实际,我们提出“先挂牌、后规范”、“先活动,后管理”的创新思路,让团组织先运作起来、先活动起来,再针对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和规范。同时,采取“企业与社区团组织建设相结合”、“建团与重点工作相结合”、“企业文化与团的活动相结合”、“企业人力资源与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相结合”的多样形式,灵活建团,加快团建步伐。如长青街借助社区团组织换届之机,将非公企业的团员青年纳入到社区团工委的班子中来,在非公企业团员青年流动性强的情况下建立了相对稳定的基层团建框架;东流港牧业园团委在找好新建团组织的同时,在新建团组织中适时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等活动,使团组织建设与企业形象塑造、企业文化打造有机的统一起来,得到了企业员工和业主的一致认可;北冰洋商贸有限公司注重企业文化,公司团委以《北冰洋月刊》为平台,搭建青年沟通交流的平台,让团的活动、青春的风采在月刊中得以体现、得到展示。我们认为非公企业团建始终要围绕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和社会经济发展这个主题才有生命力和活力,为此,团区委以评选第六届武汉市杰出(优秀)进城务工青年为契机,表彰了一批企业中的优秀青年,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员工王学茂、武汉径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第十六项目部副经理肖汉家在表彰中被评为“杰出进城务工青年”,并获得武汉市蓝印户口,充分发挥了非公企业团组织服务企业、服务青年的优势作用。另外,团区委积极推荐企业中的团员青年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以此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要让非公有制企业团组织充满生机、永葆活力必须要摆正企业团组织在非公企业中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服务团员青年,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对非公企业建团工作的指导和督查,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抓角色定位,做促进发展的参谋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大环境的变化,非公企业团组织应转变思想,充分认识到团组织只是一个群众团体部门,虽仍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但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指手划脚就能办事的时代,新时期的企业团组织应切实围绕提高企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开展工作,做企业发展的“参谋者”,认识到这一点,在日常经济工作中,企业团组织一定不要对企业生产经营指手划脚、随意干预,而应切实服从企业生产经营者的决定,多为企业生产经营建言献策,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是抓利益协调,做社会稳定的维护者。团的组织具有能团结一切的力量。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企业与青年职工和其他社会各界存在着诸多利益协调等问题,往往会爆发出不少矛盾和冲突。这个时候,企业团组织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主动维护大局,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作用,首先做好青年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一切以企业发展为中心,起到协调矛盾、化解冲突、和谐企业内部关系的作用,营造“从稳定促进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企业团组织要通过有效途径依法维护青年职工的合理利益,切实为职工办好保险、福利、物业等工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引导企业合法守法生产经营。

   三是抓教育培训,做良好氛围的引导者。每个企业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和运作模式。企业团组织应充分发挥团组织的阵地示范作用和教育人、引导人的强力优势,做好“引导者”。通过加强对企业团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团员爱岗敬业、勇于进取、刻苦钻研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职工广泛开展岗位技能比武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为企业营造比技能、讲贡献、做能人的良好氛围。

 

(东西湖区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