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东西湖区青教组织建设状况及青教工作建议

来源:东西湖区 更新时间:2006-12-28

    青少年社会教育是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教育形式。我市在1979年成立了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青少年教育工作是武汉市共青团工作的一大优势和特色。历年来,青教办本着综合、协调、指导、服务的工作职责,在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教育引导青少年坚定信念、锤炼品格、提高素质增强创新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们的青少年教育也呈现出体制不顺、投入保障机制不全、活动场所不足等问题,已严重制约和影响了青少年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我区青教组织现状

    目前,东西湖区的青少年教育工作是“三无”状况。区青教办、区内各街道、社区均是“无青教编制,无专职人员、无工作和人员经费”。目前这种状况是由较多的历史原因和客观原因造成的。一是团区委人员编制本来就少,原有6个编制,1998年机构改革的时候,将唯一的一个青教编制精简了,造成无青教编制的格局至今。2005年,在市青教办的关心下,分别下拨了两次经费,一是通过市财政下拨18000元用于青少年教育工作,按照市财政局的文件,我们争取到了区财政局和区委分管领导的支持,资金得到落实,并足额下拨到街道用于青教工作。二是市青教育办下拨了10000元用于我区5所社区青少年示范学校的建设,我们也按时下拨给社区,在这两项经费的保证下,2005年的青教工作得到了一定的促进,领导开始关注青少年教育工作。除此之外,全区无青教专项经费。

   二、我区青教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青教工作人员全部兼职。由于我区没有专门的青教编制,青教工作人员均由街道、社区团干兼职,一部分街道配备了专职团干,有精力担负起青教工作,但大部分街道配备的是兼职团干,在本单位还担负着招商、党务、宣传等职,很难再分出精力从事青教工作。兼职过多,精力分散,导致在寒暑两假期间,社区青教工作开展较为困难。

    2、青教工作缺乏专业培训。各街道、社区,包括区青教办工作人员,青教专业化知识掌握不够,没有很好地了解当代青少年的需求,处理青少年相关事物模式化,缺乏工作套路,缺乏创新精神和工作艺术,开展活动吸引力不强。

    3、青教干部年龄普遍老化。各街道、社区青教干部年龄层偏大,特别是社区青教干部年龄普遍在38岁左右,从事青教工作时间过长,知识又没有更新,因此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很难发挥起来。这种现象在其它城区也普遍存在。

    三、对青教干部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1、政府主导,青教主管。“没有银子,寸步难行。”青少年社会教育是一项公益性活动,所需经费应以政府投入为主。一直以来,我区没有青少年教育辅导员经费,各街道都是义务在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没有经费保障,工作很难有起色。现在我区农场机制改革结束,全区合并成了15个街道和2个园区,并规范了社区,这对于我区青教资源的重新整合和推进青教工作应该说是一个较好的机遇。《实施意见》中提到,“要建立财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长效投入机制,把全市公益性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场所的人员、办公、活动经费纳入政府预算。按每区每年10万元,每街每年3万元,每一社区每年2000元的标准,补足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专项经费,建立经费使用专帐,由市、区青教办进行管理使用,每年接受专项审计。”如果这些能够落实,将对各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一个强有力的保障,对青教工作者也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2、市场运行,项目运作。“走出瓶颈,推向市场。”青少年教育工作公益性是基础,用现在流行的创业说法我们叫它“第一桶金。”但我们不能坐山吃山空,要让它动起来,转起来,还需要遵循市场的规律来进行有效益的运作。一是面向市场招商。将一部分可行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和活动项目投入市场,鼓励和支持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旅游集团、外商台资、社会力量兴办公益性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多渠道筹集资金;同时我们发挥政府职能和团青工作优势,在减免土地出让金、免征配套费、税费等方面为他们提供政策优惠。二是面向社会招聘。建立社会工作者聘任制度,可按青少年教育工作的内容,聘请有一定专长的辅导员担任社工,成立各类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团,比如说青少年教育巡回报告团、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团、青少年环境预测监督团、青少年科技创新发明指导团、青少年社会问题研究团等,各团的成员采取聘任的形式,给以一定的工作补助。

   3、统筹管事,绩效管人。“绩效考核,能上能下。”一是要进一步强化好、发挥好各级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职能,根据环境变化,研究对策,制定规划,监督落实。二是青少年教育办公室要加强对青教工作者和聘用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不断优化年龄和知识结构,培育一支过硬的青教工作队伍。同时要制定详细的考核和管理机制,实行动态管理,绩效考核,竞争上岗,优胜劣汰。

   4、培育品种,打造品牌。“花儿需要浇灌,品种需要培育。”青少年教育工作需要培育有潜力的种子和市场,更需要打造叫得响的工作品牌。从“希望工程”到“青年文明号”,从“青年志愿者”到“五四青年奖章”,青少年教育工作迫切需要自己的“商标”和品牌,比如积极培育“小时候”等具有武汉特色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品牌工作,不断提高青教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东西湖区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