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党和国家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更是青少年学以致用的联结器、青少年陶冶情操的净化器、青少年开拓创新的推进器。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东西湖区团委、区青教办按照团市委、市青教办的要求,对全区未成年社会教育活动场所进行了调研统计。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东西湖区未成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概况
目前,东西湖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共有77所,其中图书馆(室)3所,体育馆1个,社区活动场所5所,学校59家(其中经营性学校4家),公园及广场共9处,总面积达1739141平方米。全区没有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教育基地。统计结果表明,除吴家山体育馆的收费标准是折扣消费之外,其余校外活动场所都是全年为未成年人免费开放。东西湖区图书馆全年运行费用达52万元,5家社区活动场所全年运行经费约2000元。
二、东西湖区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存在的问题
1、观念较落后,社会关注程度不够。不少家长仅仅把社区青少年学校看成学生报到出具证明的场所,社区活动也得不到学校的支持。每次放假之前,教师和家长很少甚至从不带领孩子进行社区人员登记,但在即将开学之时,很多家长又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开具返校报到证明,这样大大阻碍了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寒暑假时期组织青少年开展有意义的社区活动。
2、阵地类型少、规模小,不能充分满足需求。目前我区没有青少年宫、博物馆、科技馆和青少年教育基地,非常缺乏针对青少年的校外活动场所,2个图书室占地面积仅60平方米,绝大部分农场根本没有设立图书室,无法满足农村青少年的需求。
3、人员配置少、年龄老化,素质教育目标受制。各活动阵地人员配置的专职教师或工作人员较少,而外聘人员比较多,且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中等,这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管理人员待遇远远低于教师待遇,积极性、责任心受到影响,工作的能动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束缚了活动阵地功能的发挥。
4、资金投入少,更新发展难有起色。资金投入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社区青少年学校是我区青少年重要的校外活动阵地,然而5所社区青少年学校的活动经费均靠市青教办每年的财政拨款来维持,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
三、对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阵地场所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1、与时俱进,统筹规划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建设工作。新建档次高、功能全的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是全区广大青少年期盼已久的大事,已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必须通过请求各级政府在财力许可条件下,采取分步投入、分期实施的办法,为全市青少年营建理想的社会教育活动场所。
2、积极谋划,大力构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立体网络。各级未成年社会教育活动阵地是加强和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设施完备、功能健全的活动阵地,能够倡导先进文化,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并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需要在全市大力构建市、县(区)、乡(街道社区)三级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从城市和农村两个层面实现对青少年的全方位覆盖,保证青少年能够就近参加活动,真正建成我市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立体网络。
3、政策扶持,努力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造血功能。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帮助青少年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等工作,这些工作都必须依赖从事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所以各级政府要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提高人员待遇等方面给予未成年人社会教育活动场所大力支持,调动每一个社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健全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自身造血功能。
4、放眼全局,合力营造青少年活动阵地健康发展的外部氛围。要积极倡议、切实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支持这项工作,在全社会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的良好舆论环境,实施品牌战略,为青少年提供更多更好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引导社会各方面着力研究青少年成长成才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组建青少年校外教育社会化队伍;合力办好作用大、影响大的实事。在全社会形成尊重青少年、关心青少年、帮助青少年的良好氛围,促进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健康有序、持续快速发展。
(东西湖区团委)
二〇〇六年四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