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被称为20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共青团工作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它所倡导的“患难与共、团结互助、扶贫济困、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和时代新风,已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1993年,希望工程在新洲正式启动。13年来,在团区(县)委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全区共援建希望小学12所;改造、修缮旧校舍12所;累计救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2000多人,不仅改善了我区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改变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命运,更重要的是弘扬了扶贫济困、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和谐新洲”的建设。
2006年,在团市委、市青基会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区“希望工程”助学行动深入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希望工程常规救助再创佳绩。今年春、秋两季,共在8所希望小学定点资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小学生85名,发放“希望工程助学金”8400元,资助高中生19名,发放“希望之星奖学金”8550元。
二是希望小学援建工作捷报频传。一年内共在新洲辖区内援建希望小学四所,可争取到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援建资金共计72.47万元。其中,截止12月,“新洲区仁爱希望小学”和“武汉林中阳希望小学”已先后竣工。此外,徐古镇马岗小学、汪集街湖三小学已列入全市希望小学援建范围,目前均已立项开工。据了解,同年度在一个区援建4所希望小学,在全市尚属首例。
三是“希望工程圆梦大学行动”成绩斐然。2006年,团区委采取上级救助、媒体救助、社会救助、定点救助、跟踪救助、合作救助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全年共救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应届大学生40人,救助总金额1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