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区共青团工作要点
2007年全区共青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区第三次党代会和团市委十三届八次全委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聚焦、提升、突破”为工作基调,坚持“青年为本、服务为重、创新为动力、发展为主题”的工作理念,唱响品牌,活跃基层,展示作为,团结带领团员青年为构建富裕黄陂、和谐黄陂、生态黄陂再作新贡献,推动共青团事业实现新发展。
一、努力提升共青团组织的社会贡献率
1、开展青春家园行动。实施“风筝”计划,优化青年就业环境,建立一批青年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基地,选树一批青年就业和再就业先进典型,与外出务工青年集中地团组织、用人单位和职介机构建立就业转移平台,全年举办10场以上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培训农村青年400人次,实现转移就业150人次。开展“四进家园”活动,支持农村公益性事业发展,送政策、送文化、送科技、送健康惠及“家园行动计划试点村”不少于3个,兴办实事3件以上,援建6个“成长书屋”,组织配送6000册图书送乡村。推进农村“团建创新”工程,扩大团组织对农村青年的有效覆盖,力争在每一个街乡镇建1个“团建示范村”、1个青年中心、1个村级青年志愿服务队。
2、推进青年创业活动。完善青年创业服务体系,优化青年创业环境,通过开展黄陂区首届“十大创业青年明星”评选,建立黄陂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组织参加全市青年创业培训、成立创业人才联谊会等途径,全年培训创业青年100名,扶持和宣传10名创业青年典型,推荐青年实现就业150人次。
3、实施青少年创新创效行动。组织参与武汉市第十五届技能大赛,在青工中掀起学技术、比技能、搞创新的高潮,引导青工投身科技创新实践。深化“岗、号、手”文明创建活动,以企业为重点,通过职业青年岗位建功、诚信实践、文明服务,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效益的提高。加大对青少年的科普知识和创新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培养青少年崇尚科学、学习科学的良好习惯。
二、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4、坚定青少年理想信念。抓住建军80周年、建团85周年、“六一”、“七一”、“十一”等契机,大力开展党史、军史、团史教育,在青少年中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筑青少年强大精神支柱。办好“青年论坛”,深化青年学理论示范小组创建,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变革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树立与祖国发展、人民要求同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5、培育青少年道德情操。进一步弘扬木木兰文化、“二程”文化、盘龙文化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以“老少共建和谐社区”、青年志愿者“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将“八荣八耻”学习具体化、实践化,引导广大青少年自觉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促和谐的社会风气。进一步深化18岁成人仪式、雏鹰争章、手拉手等主题教育活动,在实践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素养。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方式对青少年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
6、加强青少年社会实践。充分利用区内红色旅游和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革命传统教育周”、传统文化宣讲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依托社区青少年学校,在寒暑假深入开展以法制宣传、心理咨询、素质拓展等为主要内容的“小时候”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
三、带领青少年弘扬和谐文化
7、深化青年志愿者和谐行动。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新注册青年志愿者3000人次,新增社区志愿服务组织10个,基本形成区有青年志愿者协会、乡有专业志愿服务队、社区(村)有志愿者服务站的三级青年志愿者网络。深化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和机制建设,为全区性的重要会节和重大活动提供一流志愿服务,重点抓住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武术项目比赛在黄陂举行的契机,开展“青春献城运”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为城运会的举办作贡献,展示黄陂青年文明向上的形象。
8、深化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以“青年文明号助和谐”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动员青年文明号集体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不断强化青年文明号的良好形象。试行青年文明号行业创建,在工商、卫生、税务、财政、交通等系统探索建立青年文明系统。进一步创新和完善青年文明号管理办法,规范青年文明号的授牌、表彰和监管,建全全区青年文明号网络管理系统,逐步实现青年文明号活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9、深化青少年文化活动。为隆重纪念建团85周年,在“五四”举办“歌唱青春”合唱大赛和黄陂青少年英语演讲比赛,丰富活跃广大青少年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品牌。以社区文化节、校园文化节、“创建和谐机关”等活动为载体,广泛动员青少年参加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校园文化、机关文化,提升青少年文化品位,推动青年文化蓬勃发展。
四、认真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10、积极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实施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开展优秀图书推荐、读书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多读书、读好书。挖掘青少年中的“平民英雄”和“感动人物”,选树一批有影响力和感召力的青少年典型。依托各类社会组织,做好心理健康快车进社区(校园)、维权岗讲法、青春自护、青少年平安行等活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11、切实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完善社区青少年学校的建设和管理,夯实青少年事务发展平台。推动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建立边缘青少年帮教管理系统及“三色”档案,将边缘青少年帮教转化工作落到实处。配合好“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建设,努力为青少年提供法律、交友、心理咨询、就业等服务。发挥“风筝”QQ号、流动团支部联系打工青年的纽带作用,建立务工青年与团组织、劳动保障、公安等部门定期联系机制,维护务工青年合法权益。
12、努力扶助弱势青少年群体。大力推进希望工程助学行动和金晖关爱行动,壮大“为了明天”爱心资金,争取募集青少年解困资金3万元,助学助困100人次,援建寄宿制希望小学1-2所。开展“为外出务工青年送温暖”、“青春暖流助万家”、“关爱伴你回家”等活动,积极为孤残青少年、失学青少年、农村留守青少年等弱势青少年群体排忧解难。
五、切实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
13、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实施“团建基础工程”,巩固传统领域团建,加大社区、农村、“两新”组织等领域的团建力度,力争符合建团条件的社区全部建立团组织,全年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团组织19个。继续坚持城乡团组织结对共建、分片活动制度,以“一团一品”活动为抓手,采取项目扶持的办法,激励基层工作创新,促进基层团组织的活跃。加大青年中心、青少年学校、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子女学校建设和“全团带队”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公益服务类、反映诉求类、兴趣爱好类等各类青年社团,用组织覆盖青年,用服务凝聚青年。
14、加强团的队伍建设。规范团员发展,抓好团队衔接和团前教育,加大推优力度,实现团员数量和质量的平衡发展。巩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成果,重点抓好学校、青年先进集体、窗口服务行业中的团员佩戴团徽等基础性工作,不断增强团员意识。实施团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培训方式和内容,全年培训团干部50人次。要密切联系青年,热情服务基层,加强工作指导,从团区委机关做起,在团区委常委、委员、团区委机关干部中深入抓好基层联系点活动,重点做到“六个一”(即帮助联系点策划组织一个特色活动、兴办一件实事、帮扶一名青少年、撰写一篇调研文章、挖掘总结联系点的一条好经验、填好一本团务工作指导手册),切实转变团干部作风。
15、加强团的组织效能建设。深入推进项目管理,加强项目的策划、论证和评估,不断提升共青团工作水平和活动质量。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建立更加科学的共青团组织考核评估体系和效能指标体系。提升共青团工作信息化水平,通过团区委网站、短信群发呼叫等手段,进一步推进共青团快速动员和响应机制建设。发挥《黄陂团讯》指导作用,加强督查落实,提升共青团组织运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