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之年。区教育局、体育局共青团工作总的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团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和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十一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校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青年群众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学校团员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切实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
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结合起来,要充分认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引导青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抓学习、抓骨干、抓实践、抓契机、抓阵地的有效做法,教育引导青少年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构筑起强大的精神支柱。把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作为新时期青年思想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使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生力军的作用。
继续开展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坚定地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两代人对话”、文艺演出、群众性文化活动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全面了解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不断增强广大青年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学术研讨、经验交流和参观实践等活动,帮助青少年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施“十一五”规划等重要发展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广泛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展望祖国的美好前景,引导青少年不断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群体,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党的十七大召开、建军80周年、建团85周年、香港回归10周年等重大活动、重大事件和重大节庆为契机,利用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入党等时机,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深化手拉手、雏鹰争章、养成道德好习惯等活动,引导少年儿童通过体验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推进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形成对14至18岁中学生进行公民素质教育的体系;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推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建设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科技文化活动。把握科技发展的新趋势,进一步探索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和传播方式进行生动活泼的思想道德教育。利用先进典型影响和带动青少年,努力营造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贯彻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精神,继续抓好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以“增强意识、健全组织、活跃工作”为目标,深入推进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按照“巩固一批、提高一批、整顿一批、新建一批”的思路,认真查找基层团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加强班子建设,改进工作方法,创新活动方式,健全组织生活,巩固和完善团的基层组织体系。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促进团的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团组织的服务能力、凝聚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努力构建有效服务党政工作大局、服务青年的工作体系,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深化落实。把团员意识教育活动与建立健全团员教育长效机制结合起来,及时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和把握新时期团员教育管理工作的规律。
三、组织青少年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推进青年志愿者行动。推进青年志愿者发展计划,改进和完善注册制度,建立骨干志愿者队伍。继续开展以“做注册志愿者、当四有好公民”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活动,动员年满14周岁、符合条件的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者注册,不断扩大教育战线注册志愿者队伍。通过“一助一”长期结对助学和帮困的方式,以社区、村组为志愿服务重点,以失学少年儿童、特困户子女、孤寡老人、残疾人和下岗职工为主要对象,普遍开展中学生成人预备期服务、助残行动、“青春晖映夕阳红”等活动,引导青少年热心公益事业。
组织青少年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活动。大力推进保护母亲河行动。广泛开展“我与小树同成长”、“大手牵小手,共植忘年树”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植树活动。深入开展“六个一绿色行动”,即参与一次义务植树、认养一片绿地或树苗、听一次环保知识讲座、参加一次植树环保为主题的团(队)日活动、撰写一篇义务植树心得、为绿化工作提一条建议。以“珍惜每一滴水,爱护每一条河”为主题,以社区、校园、农村为阵地,积极开展生态文化宣传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深化“节约型社会我先行”活动,引导青少年增强资源意识和节约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爱护环境、厉行节约的良好风尚。
四、认真做好服务青少年工作
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在适龄少年儿童中全面开展手拉手活动,重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服务力度。继续推进“雏鹰争章”与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完善奖章激励机制。深化中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丰富内容体系、找准工作抓手、完善自转机制等方面狠下功夫,不断提高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深化青少年新世纪读书计划,深入开展主题读书活动,不断加强阵地建设,努力形成良好的导向。组织中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暑期实践活动,锻炼青少年的实践能力。
维护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加强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保护。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宣传教育和自护训练,推动青少年自我保护教育工作发展。深化“青少年远离毒品行动”、预防艾滋病“青春红丝带”等活动。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协调社会各界力量,对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青少年实施法律援助。通过模拟小法庭、结对帮教等活动,扎实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广泛开展《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宣传,组织健康知识巡讲、义诊、青春期讲座等,培养青少年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
做好服务困难青少年群体工作,切实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动员青年教师、青年志愿者、青少年学生和团支部采取“一助一”、“一帮一”长期结对方式,为特困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特殊重病学生、残疾青少年、特困家庭子女和问题青少年的服务力度,继续深化“黄陂区校园爱心行动”捐助活动,力争让每一名困难家庭子女不因贫失学,让更多身患特殊重病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救治。
五、积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认真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密切关注青年思想动态,准确把握青年思想脉博,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认识各种社会问题和热点、焦点事件,切实把他们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上来。深入开展“真情助困进万家”、“城区少年儿童与农村子女手拉手”、“希望工程助学计划”等活动,采取募集钱物、志愿服务、社区服务、济困助学等多种措施,经常性地为贫困学生、残疾青少年排忧解难,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引导广大青少年警惕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同境内外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和“法轮功”等邪教作斗争,坚决反对和打击各种暴力恐怖活动,坚决反对和遏制陈水扁的“台独”分裂活动。
六、切实加强团的自身建设
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不断扩大学校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完善组织运行机制,把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组织巩固、具有内在活力的坚强集体。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责任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考核制度和团建工作情况通报制度,实现党建带团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带动团的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活跃。健全和创新团内民主制度、团的组织生活制度、基层团建工作目标考核制度等,增强学校团组织的内在活力。
加强团干部、团员队伍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作为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规范学校团干部配备程序,推动团干部选拔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认真总结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经验,健全完善团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不断增强广大团员的政治意识、组织意识和模范意识。继续做好“推优”工作,为党组织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
履行好“全团带队”的职责。指导少先队组织以少年儿童为本,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服务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贯彻落实《武汉市少先队辅导员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少先队工作的意见》,着力建设好少先队辅导员和工作者队伍,为少先队工作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