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团区委与武汉大学团委联合开展“和谐社区 青春建功”大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围绕 “亲情武昌”和“平安寒假”两个主题,深入社区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全面而科学的项目化运作,服务学生干部成长成才,有力地促进社区的和谐建设,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具体做法是:
一、响应号召,积极引导。响应团中央的号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青年志愿者助老帮困“金晖行动”、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计划和“爱心助成长”志愿服务计划。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引领社会风尚,关爱他人,发挥我校共青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和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中的作用,同时,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引导广大同学在实践中锻炼成才、在奉献中健康成长。
二、广泛组织,认真学习。在街道和社区中广泛组织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活动,把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上来,并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通过专题报告会、专家讲座、主题论坛、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广泛的形势政策教育。
三、整体部署,开展活动。贯彻“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整体部署,广泛组织在校大学生在街道、社区开展“成才报祖国,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活动,以庆祝国庆、香港回归十周年、纪念建团八十五周年、建军八十周年、“五·四”等为契机,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文艺演出、参观、知识竞赛、“青春寻访”等活动。
四、紧密联系,加强服务。武汉大学团委各分团委(团总支)、学生组织要按照给出的结对社区,与社区之间建立长期、固定的志愿服务伙伴关系,把学生干部挂职社区建设为本单位志愿服务的对口单位和服务基地。广泛开展扶贫济困、帮孤助残、问题青少年帮扶、社区农民工等弱势群体关爱、义务家教、信息咨询、文体娱乐、科技传播及普法宣传等形式多样、内容具体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以社区为依托,形成志愿服务常态化。
五、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抓住契机,明确主题,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活动内容要贴近街道、社区实际,贴近群众,避免走过场,务求见实效。同时注重宣传,扩大活动效果和影响。充分借助各种新闻媒体,注意典型事迹、人物的挖掘,大力宣传志愿者行动,营造“人人参与、事事争先”的良好氛围,使志愿服务成为广大青年团员积极参与的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活动。
六、认真考评,严格要求。为加强学生干部进社区挂职成效,在听取街道团工委的意见之后,参照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的职能定位,制定了单独的考核标准。组委会成员和社区挂职学生干部均会针对挂职学生干部的工作情况给予评分,具体涉及到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是否积极与组委会成员和下辖社区挂职干部进行交流和上传下达、是否定期召开街道内部会议,共同探讨当前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或总结工作经验,是否关注下辖社区挂职学生干部组织的活动并提供可行的参考意见和相应的帮助等。此外,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的考核成绩也将与社区挂职学生干部的工作表现挂钩,其考核成绩30%来自于社区挂职学生干部的考核成绩。通过这一措施,将促进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加强与社区挂职学生干部在工作上的联系,推动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主动关注社区挂职学生干部工作情况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