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区委“和谐社区 青春建功” 大学生干部挂职锻炼”第一阶段小结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7-04-11
2006年12月20日,团区委联合武汉大学团委举办的“和谐社区·青春建功”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正式启动。武昌区和武汉大学各级领导对本次活动寄予了厚望,挂职学生干部在启动仪式后迅速走上挂职岗位,开展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在团区委和武汉大学团委挂职的学生干部在团区委和武汉大学团委的指导下,结合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实际,制定出《武汉大学“和谐社区·青春建功”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制度》,为学生干部的挂职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指导和依据,同时为监督挂职学生干部的工作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并对挂职的学生干部进行了职能分工,建立了与基层挂职学生干部的对口联系机制,对原有的三层管理机制形成了良好的补充。
同时,学生干部各项工作也陆续展开。街道和社区挂职学生干部不顾期末备考的时间紧张,精心筹划了一系列活动和调研。1月10日,在武汉大学“和谐社区·青春建功”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第一次汇报会议上,共青团武昌区委副书记李先勇对挂职学生干部的工作进度和活动开展情况表示了满意。当前,大部分挂职学生干部提交了寒假活动策划方案,结合武昌区团委的要求,策划了形式各异的寒假活动。据统计,寒假期间,挂职学生干部共开展各项活动30余次,均得到了所在街道和社区的大力支持。“和谐社区·青春建功”学生干部挂职锻炼工作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长江商报》、武汉电视台、《武汉大学报》等校内外媒体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
进入到3月份以来,由于挂职学生干部在开学初各种事务的繁忙,活动的开展次数开始回落,主要围绕着三八妇女节和植树节开展活动。
针对制度体系的建设方面,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考核办法于3月下旬正式执行,该办法有效地明细了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的工作要求和考核标准,结束了此前街道和社区采取同样标准考核的历史,对原有的制度体系形成了重要的补充,也标志着挂职学生干部基本制度体系建设的完成。该考评办法将成为本季度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的考评依据。
针对新学年的工作,武汉大学团委对挂职学生干部提出了第二学期工作要点,包括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参加社区志愿服务和谐行动,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在街道和社区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工作,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征文、演讲、文艺演出等。
在人事组织上,组委会成员朱宏华、傅柯萌分别接替吕红艳、祝杨担任白沙洲和粮道街街道团工委书记助理职务,刘洋暂代中华路街团工委书记助理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