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武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紧紧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市、区中心工作,努力发挥“五老”队伍在教育引导青少年中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五大优势,坚持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按照“工作目标化、目标品牌化、品牌延深化、考评规范化”的思路,坚持和突出做好有我区特色的“一团、二校、三大关爱行动、四项基本建设”的工作。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和目标的指导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全区2007年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重点抓好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宣传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刻苦学习本领,践行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一、坚持开展“一团”的革命传统、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坚持和发挥区“五老”报告团和红领巾艺术团在青少年主旋律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五老”报告团是我区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一支极具威望、影响和实效的骨干队伍,特别是在理想信念、传统教育方面,要继续发挥报告团成员的传帮教作用,坚持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正面灌输,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在学校中组建红领巾艺术团并开展艺术活动,达到寓教于乐,潜移默化的作用,努力探索和改进开展理想信念、优良传统作风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要抓住革命传统教育周、建军80周年、党的十七大召开等重大庆祝纪念活动,开展革命传统、理想信念和时代精神的教育。区关工委将适时组织全区纪念建军80周年报告会和老少同台文艺演出。
二、发挥增强“两校”在培育青少年“四有”素质的阵地作用
进一步发挥家长学校和科技文化培训学校(即第二课堂)在关心下一代工作中的阵地作用。一是家长学校。要在巩固提高我区现有家长学校的基础上,把家长学校从中小学向社区、村组延伸,使学校、家庭、社会帮助青少年成长工作实现有机结合,互为促进。“家长”的概念也应逐步扩大,包括社会隔代长辈,让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的工作实践中来。二是科技文化培训学校。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类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培训班、周末课堂等第二课堂在陶冶青少年情操、丰富青少年知识、发展青少年智力、培养青少年技能等方面的功能,促进青少年各项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深入推进“三大关爱行动”,巩固提高符合洪山实际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模式,打造富有洪山特色的工作品牌
一是“夕阳爱心行动”。继续开展“夕阳映朝阳,爱心助成长——一帮一结对”活动。切实做好青少年助学、助困、帮教、帮扶工作。继续推进关爱助学行动,帮助因贫困而失学的青少年重返学校,引导他们自强不息;继续推进关爱助困行动,为弱势青少年排忧解难,包括解决下岗职工子女、进城务工青年、城乡特困家庭子女的学习、生活上的实际困难;继续推进关爱帮教行动,真情帮教边缘、失足青少年,促其转化;继续推进农村帮扶行动,服务农村青年致富成才;继续做好思想道德传统教育和科技文化知识传授,帮助青少年成人成才。
二是“老少共建文明和谐行动”。进一步开展不同类型的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构建文明和谐社区、村组、楼栋、家庭、校园及代际等各种和谐团体,积极参加全市“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星级评选”。正确处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关系、人与社会的公正调和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为构建和谐社会作贡献。
三是“雅行教育行动”。进一步发挥教育战线的老同志爱教育、懂教育、善教育的优势,帮青少年学生树魂、立根、正心、雅行,学会做人处世,“知荣明耻”,刻苦学习本领,践行道德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促进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切实加强“四项建设”,进一步夯实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础,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一是班子网络建设。根据市关工委《条例》要求,充实调整各级关工委班子。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村作为工作推进点,建立村级关工委的组织;另一方面,在区直属的公安、法院、检察院、司法局、文体局、农业局组建关工委,分别负责抓好法制教育,帮助失足青少年转化;开展青少年健康文体活动,做好网吧监管工作;指导农村村级关工委建设和帮助青年科技致富,逐步扩大关工委组织的覆盖面,实现关工委基层组织有地点、有骨干、有牌子、有计划、有活动、有总结,为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队伍建设。动员和吸收更多的老同志特别是刚退下来的老同志参加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壮大“五老”队伍。启动“金辉志愿者命名注册活动”,建立金辉志愿者人才档案库;继续开展“夕阳爱心使者”评比活动,因地制宜组织“五老”培训和经验交流。
三是作风建设。全区各级关工委组织要发扬党的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抓点带面等优良作风,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科学工作的方式方法。一方面,继续做好调查研究。今年要抓好农村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和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讲政治、育新人、学科学、奔小康”活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抓好送科技下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活动。做好助学、助困、助残工作;抓好“三室”,即图书室、文化室、培训教室阵地建设。区关工委今年抓好青少年家庭教育上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专题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发现培养多种先进典型,总结推广经验,以点代面,做到点上上水平,面上抓推广,把盆景变花园。
四是制度建设。要加强关工委的学习、会议、请示汇报、上下联系、工作考评制度等各项机制建设,做到工作目标量化、工作内容深化、工作效果实化、考核评比制度化、目标考核统计化。区关工委全委扩大会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总结部署工作;区关工委主任办公会原则上每季度一次;各街镇乡及有关部门关工委办公室主任联系会每季度一次;每年命名表彰一批“夕阳爱心使者”,每两年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有关工作要实行目标考核管理。(有关目标考核、统计表和考核办法另发)。
以上四个方面是我区2007年工作的一些重点任务和要求。落实到每个街乡镇和社区村组单位,不要面面俱到,也不能“一刀切”,应当在自己实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因时、因地、因自身优势制宜,打造自身特色品牌,做到重点突出,兼顾一般,提高工作的创造性和实效性。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青少年健康成才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幸福。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五老”的特殊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各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同共青团、教育局、工会、妇联、老干、农业、文化、公检法司等部门相互配合,资源共享,活动齐抓。关心下一代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继续重视支持关工委工作,按照《条例》逐步解决活动经费、工作人员、办公条件,共同努力开创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新局面,履行好关爱教育下一代的历史责任。
二OO七年二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