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的团旗,抒写着青春的希望与梦想;金色的团徽,闪耀着节日的欢乐与喜庆;欢快的团歌,迎接着来自全区各行各业的新老团干部。4月27日上午,江汉区建团八十五周年暨五四运动八十八周年纪念活动在区机关五楼大会堂举行。区委副书记姜伟琳,团市委副书记冯爱明,区人大副主任辜建桥、冯忠民,区政协副主席丁洁梅、陈鄂平,区关工委主任董谦、副主任熊克然,区老领导廖利民等市区领导出席了此次活动。
纪念活动以“我们与共青团共成长”为主题,邀请了六位曾经在共青团岗位上工作过的老团干,与在座100余名团员青年共济一堂,重温江汉共青团走过的五十七年峥嵘岁月。
作为五、六十年代的老团干代表,区关工委副主任熊克然、区老领导廖利民两位走上舞台,为大家讲叙了江汉区团委组建初期时的风雨历程。建国初期,团区委始终紧跟党的步伐,以“抓思想促生产”为己任,开展读红书、学雷锋、评选“读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等各类政治思想教育活动。为凝聚店员工会,轻工、机械、商业、政法、教育等各行各业的青年,团区委提出“五同”,即要求团干部与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同娱乐,密切联系青年,竭诚服务青年。
在悠扬的小提琴旋律中,区卫生局党委书记蒋文辉、区人大环城委主任左京回忆了改革开放时期的共青团工作。自1978年起,共青团工作重新走上正轨,团区委结合当时团员青年喜欢读书的特点,开展了“金桥书评”等一系列读书演讲活动,让很多经历了精神荒芜期的年轻人如饥似渴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全区各条战线,团区委以“青年突击队”为载体,开展技术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为青年人提供舞台,展示风彩,一大批青年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当左京主任回忆起《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这首在1988年被确定为中国共青团团歌的歌曲时,更是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带领全场观众唱了起来,那激昂的旋律仿佛把人们带回到那段火红的岁月,眼前也仿佛重现出一片青年突击队员们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
一段优美的配乐诗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之后,唐家墩街工委书记黄荁、满春街办事处副主任程献代表新时期成长起来的共青团干部,向大家描绘了江汉共青团工作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历程。面对新时代青年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团区委以“青年理论学习希望工程”为载体,坚持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引导青年、凝聚青年,使团的活动和工作主题更加适应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更好地适应青年的需要。近年来打造的“爱心暖童心”、“订单式培训”、“三色预警”等一系列工作品牌更加符合知识经济时代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多元化和信息化以及青年成长成才需求的特点,使江汉共青团组织在新形势下延伸了工作手臂,增强了工作依托。
活动最后,区委副书记姜伟琳和团市委副书记冯爱明上台向广大团员青年致以节日的问候。姜书记送给团员青年们六个字,即“励志、修身、勤学、有为”,希望全区各级团组织要努力增强凝聚能力,努力为党赢得青年;要增强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生力军作用;要增强适应能力,永葆共青团的先进性,推动共青团事业向更高水平发展。冯书记在讲话中,鼓励广大青年团干部要想青年之所想、急青年之所急,深入青年,了解青年,竭尽全力为青年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把服务青年作为共青团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全场响起的整齐划一的入团宣誓声中,“我们与共青团共成长”新老团干部访谈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很多曾经从事过共青团工作的老团干在重温入团誓词时激动不已,他们仿佛又回到了那充满朝气的岗位上,仿佛又找回了自己的青春岁月,而这就是共青团工作给予的最宝贵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