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对青少年开展环境教育应培养什么?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7-05-22

人类在严峻的环境形势面前,举办着各种形式的环保展览以警示世人,在展厅里虽然摆放着大量有关环境污染的照片和文字,但真正观看的人很少。观众看到满目疮痍的环境污染照片和文字时,更多的反应是大脑疲倦、视觉眩晕,对图片的信息却熟视无睹。而且整个气氛给人的心理暗示是悲观的、无奈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但看完展览后人们常常不知从何做起。如何对青少年进行环保教育、开展环境教育应培养什么等问题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
   
环境教育内容的设置,应当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以学习知识为目标的思维模式,更加注重公民对我们赖以生存环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唤起青少年作为未来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引导公民加入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行列中来。

一、培养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

众所周知,掌握科学知识非常重要,但是纯粹以掌握知识为目标的环保教育,现的较为枯燥难懂、干瘪乏味,在今后的环境教育中应尽量避免。可以把生态的、环保的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机地融入到庭院、建筑等基地的每一个细节中,让人们身处其中,就能处处有所感悟、有所启发。心灵触动的感悟,会促使人们反省生产、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改正不正确的习惯。在解决日常实际问题时,能够产生有效的联想。在以青少年为主的教育活动中,可以根据年龄特点增加互动展品和活动,有条件的可以辅导孩子们做项目,引导他们探究环境恶化的原因,分工合作地学习会令他们兴趣盎然;在进行环境教育尤其是户外环境教育时,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例如:设计布置太阳能热水器,小观众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水洗手,现场感受太阳能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利用太阳能工作信息板,向小观众介绍太阳能收集的原理、应用及在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方面的贡献。像这样的做法能引人思考、具有震撼力,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培养公民以客观、冷静、科学的态度面对我国出现的环境问题,以我国及世界各地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案例,鼓励人们想办法解决身边出现的环境问题、改变不良生活及消费习惯,让我们及我们的子孙后代“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

二、增强环保意识、争做文明“环保人”

环境保护是一个词组,简称环保,有其固定的含义。近来,我从报纸和电视常能读到和听到:这个人很环保,或是他这么做太不环保了。如此使用环保,觉得新鲜,就像人们说:那个男孩特阳光,这个女孩很青春,即使不规范,却又含有一种特殊的意味。用得多了,大众就接受了。
   
中国人有打照面时寒暄的习惯。寒暄的内容折射着时代关注的焦点。时代在发展,寒暄词也在变换。过去人们常说:你吃了吗?近些年人们常说:你离了吗?现在人们常说:你炒股赚了吗?或你又跳槽了吗?过些年,肯定又会出现新的词。二十一世纪是环保的世纪。也许要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听到人们这样打招呼:你吃的环保吗?你住的环保吗?时代拉近了百姓与环保的距离,环保开始进入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我相信,几乎每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环保人”,因为环保“链接”着文明、守法、爱心、高尚等人类的诸多美德,就像没有人愿意做一个不文明、不守法、没有爱心的人一样,也没有人愿意做一个不环保的人。

   
如何才能成为一个环保的人呢?我认为,最主要是做到:树立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从我做起。

    
许会有人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主要是生产和开发造成的,与我有什么关系呢?要说有关系,我只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受害者。再说,我一个平民百姓能做什么呢?环境问题林林总总,原因只有两个,一个是不正当的生产方式,另一个是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且不去说与百姓关系不大的第一个原因,只说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第二个原因。百姓的生活方式决定着消费意愿,消费意愿起到消费导向的作用。例如,百姓倾向于购买绿色产品,如无氟电冰箱、无磷洗衣粉、无公害蔬菜等,那么含氟电冰箱、含磷洗衣粉等产品的销售将受到抑制,导致生产厂家的“转向”。合理的生活方式会引导“合理”的生产。

  当前,不合理生活方式主要表现在“过度消费”上。经济学家认为,消费分为绝对消费和相对消费。绝对消费指的是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消费,相对消费满足的是人类自尊心的需求。例如,人们在收入增加了之后,倾向于更大的住宅、更豪华的装修、更大排气量的汽车、更时尚的衣服和更精美的食物。实际上人类的相对消费并非必需,衣柜里挂满了衣服,却很少机会穿,冰箱里的食物经常因为过期被丢掉,豪宅和靓车更大的意义是使得脸上有光。而所有的这一切需要耗用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给环境造成了额外的压力。

  追求物质享受,是人类的天性。但是人类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类能够约束自己,而动物不能。因此,人类应该意识到每个人的消费观对人类的前途和命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达到相当的物质生活水平之后,不应该无限制地扩张物质需求的欲望,应转向精神方面的需求。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是什么?应该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有利于后代永续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不应当是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

其实,作为一个“环保人”,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环保理念,用环保理念指导生活,纠正不合理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做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环保人”。

三、加强环境忧患意识教育、提高环境安全防范能力

随着全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呼声的高涨,核武器的禁止使用,核试验的大大减少,人们似乎已经远离放射线危害。然而,近年来,随着放射性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在工农业、医疗、科研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放射线危害的可能性却在增大。

辐射防护的基本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值得注意的是,医生使用射线装置给病人诊治病症时,要根据病人的实际需要,权衡利弊,做到安全合理地使用射线装置。并耐心劝导那些主动要求但不需要使用射线装置诊治的病人,引导他们走出误区,并非一定要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才可以治疗百病。

武钢放射源被盗震惊业内,也重重地敲响了我市辐射环境安全的警钟。放射性物质犹如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否则可能“杀人于无形”。在军事、工业制造、医疗、农业生产、通信等领域,辐射技术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与此同时,家庭装修引发的放射性物质伤人事件也频发。一般情况下,用于生产的放射源,其辐射性强于石材中的放射物,对人体的伤害更大。

环保部门最新调查统计显示,目前我市有涉源单位75家,在用密封放射源1390枚,有370多枚闲置(废弃)密封放射源已按规定收贮,250多枚遗留的密封放射源须尽快收贮。另外,全市现配有射线装置的机构128家,各类在用射线装置1229套,闲置(废弃)射线装置65套。武钢放射源被盗暴露出放射源管理方面存在漏洞。去年底,放射性污染防治工作由卫生部门调整到环保部门统一监管。由于时间较短,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工作职责还未理顺,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