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师6个下辈全是博,亲自教过的6000多学生中,有1100多人,进了全国重点大学,有350多位硕士,有120多位愽士,他们中不少人成了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大的教授、博导,有的还成了国际上首席经济学家、商界劲旅、政界要人。
北大教授张陶伟、 武汉大学愽导黄梅芳,为彭老师的著述作了序言和后记,称赞它是一门中小学学习技术学,是通往本科、硕士、 博士的铺路石,是浸润孩子心灵的鸡汤,是少年作家的孵化器。 本文作者曾推出过《玩学习---三个博士姐妹的家庭教育》一书,也固执地认为彭的著述,不是过河的石头和走路的拐杖,而是照亮孩子前程的星星、月亮和太阳,大大超过《玩学习》,将引发新一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孩子自我教育的革命,催生出千千万万个刘亦婷、陈淑华(《玩学习》一书主人翁)……
彭敦运是一个智者,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引领者,是中央教师所聘请的百位专家,我们普通人需得仰视,并把玩。那么你孩子的明天,就是他6个笨孩子的今天。
巧克力不治肚子疼
——武汉6个笨孩子的博士之路曹俊华 一个家族6个笨孩子,没有一个正取一中, 有的6岁时,把“人”硬是说明“热”;有的读初中时,从千米之外走不回家;有的读高中时,物理化学只考10多分……他们的叔叔、父亲彭敦运却有一个美丽的憧憬:用西点军校的模式,阻断孩子的借口,循序渐进培养孩子们的学力。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得法的教师和家长。在彭敦运看来,孩子学不好,不是“癌症” ,至多只是 “肚子疼”,我们就要用香莲丸、胃舒平、急救水治病救人,而不是巧克力。
正是远离了“巧克力”,彭家6个笨孩子,全成了博士。
北大研究员李进兰、清华教授张陶伟,武大博导黄梅芳、华中科大博导肖建中等受教育于彭敦运的高级知分子,对彭敦运的教育人方法是赞赏有加。彭敦运也曾到阜阳一中、黄冈中学这些中国的王牌学校演讲,受到了空前的好评。
家风熏陶出江夏化学王
1951年,彭敦运出生在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15岁开始从教,现是区教育科研所教研员。
彭家住在江夏第一初级中学一栋旧式楼房里,简陋又斑驳,但那堆积如山的书,特别是那些分门别类的教育资料,让置身这里的客人,被一种浓郁的书香味包裹着。
在彭敦运和哥哥之前,彭家没有一个读书人,只是读不起私塾的父亲,自学了200个字,这让他这个土改根子干得得心应手。“(不读书)走不出去,睁眼瞎。”父亲的话,使彭敦运对知识的崇拜根深蒂固。
哥哥彭敦济也曾是彭敦运心中的一个小英雄。哥哥读小学时是学生会主席,中学时也是学生会主席,还出席过武汉市学生表彰大会,后在建设楚天首县中,大显身手,有水产界“一口清”的美名。
彭敦运是个读书的料,小学时,他的学习委员身份曾没有旁落,1963年1.29米他以全县(当时是武昌县)第二名,遴选到一中全县首个拔类班。那时最高兴的要算小脚奶奶,奶奶终年织鱼网,一个月寸步不离才能编织3张鱼网,卖4.5元。彭敦运要到县城深造那天,老奶奶趔趄着,陪他走了一程又一程,把120个5分面额的硬软赛给了他,久久不愿离去。当彭敦运调过小脑袋时,看见田野上站满了送行的乡亲。
这份荣耀,激励了彭敦运一生。
初中毕业后,彭敦运成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他才15岁,一年后被选派到武昌县师训班学习4个月,被后来和自己一同考取研究生,后成为武大教授的杨合鸣看中,培训结束一周后,又到咸宁地区参加化学培训,在261名学员中考试第一。当时,他一个当乡镇党委书记的叔叔趁在咸宁参加四级干部会议的机会,请了四桌客,再次让他风光了一把,心存高远志。
有了这些成绩,只读过初中的彭敦运教小学,教初学,又教高中,一些学生比他这个当老师的还大。这期间,彭敦运拼命补习理科,还自学了语法、逻辑和英语。
虽是化学老师,他却有着非常出色的文字驾驭能力和演讲口才,就连一中十多年的春联都是他创作的。他心中至今珍藏着一段美好的记忆:刚当小学教师时,他业余拾猪粪,拾到“破四旧”的战利品——一叠16张的手抄文本,是对李白诗歌集的评论,辞藻极为华丽,让他羡慕不已。还有一个老私塾,有全套 《康熙字典》13册,他用馈赠鸡蛋的形式,换得阅读的机会,背字典,成了他的喜好,至今,他能认读2.5—3万字,两套拼音,两套汉字,他今天玩文字,写教育论著游刃有余,就得益于此。
1971年,彭敦远到华中师范大学就读化学专业4年,毕业后,在武汉市葛店化工厂马拉硫磷车间实习,他的一份关于投料配比的研究报告,由于数据翔实,结构合理,见解独立,而受到当时总工程师吴官正(现中央政治局常委)的重视和表扬,后来马拉硫磷车间也确实采用了他的研究成果,接着,他到省级重点中学江夏一中执教。 1978年,考取武汉大学仿生化学专业研究生,后在一中担任了10多年教导主任 ,在江夏第三高中任过校长。 1979年,为了提高升学率,教育局将全县高中毕业生集合起来,实施寒假大培训,所有的化学实验都集中在第一小学教室里,让学生轮流做,参加辅导的40多位教师也都集中在这里。
那天,实验遇到了一个难题,硫酸的棕色环实验,20多位老师做了30多次,没有一个成功。其中一位老师竟然接连失败了5次 。
彭敦远被教育局长找来救急,他来不及洗去手上的粉笔灰,一路小跑赶到,还有十几位老师正围在实验台前研究,是什么原因做不成“棕色环实验”。
他查看了仪器,检查了药品,没有发现什么明显的错误。他格外慎重,洗干净所有需要的仪器,准备好需要的药品,开始了他的棕色环实验,奇怪,竟然一次成功。
原来他们将硫酸吸管都没有插入液体底部,所以失败了。 一彭敦运在江夏因此落了个化学王的名誉。如今,他带的6000学生中,竟有150多人学的是化学专业,20多人次在高考中,名列全武汉市前3 名, 14人在全省化学竞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彭家,记者还打捞出一个故事,他的小叔彭正杰,不是他的亲叔,小叔5岁时,父亲赌博输得精光,从法泗回大冶时,将小叔扔了,被彭家拾得,是彭母一手养大的。这成了一面镜子,所以彭家没有任何人染指麻将、扑克,而是一种纯正的书香味,让孩子沐浴在朴素与自然,宁静与温馨,高雅与和谐之风里。
这就叫家风,是培养英才的小生境。
小学篇:起跑线上的向背
彭敦运的6个后代,都是四五岁上的学,小儿子彭哲4岁时就直接上了小学二年级,这些被捂着的“小皇帝”却是受了委曲,从玩到学,这一步让孩子们有些猝不及防。彭敦运说,这是一个不太成功的选择,可能过早剪去了孩子想象的翅膀,但还是可以修补的。
最大的彭霞出生于1969年,她读书时,彭敦运大学毕业,留在县城执教。彭敦运常利用星期天,或独自带 着,或带着他们中的几个在田野里跋涉,看农民汗滴禾下土,初尝、再尝疲劳与饥饿的滋味,或翻山越岭,让孩子们双脚象罐了铅般沉重,上十个小时不吃不喝,等到终于有吃的了,是做好的谷糠饼,散落了,还要拾起重新放进口中,同样吃得津津有味。这些孩子长到十一二岁时,也都由彭敦运带着,到同学办的 电器厂学徒,还要计件,看劳动成果哩;彭敦运还带着孩子们种一亩田,看到底是欠着,还是折本。
彭敦运管这叫慈不待兵。
在彭敦运看来,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装进了对工农的敬畏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对科学、对现代生活的敬畏之情,而在学校,就得敬畏老师,敬师才能信道。这对孩子成长起着奠基石作用。
1986年,彭舟5岁时,在纸坊一小读二年级,使用的语文 教材是中央教科所编写的集中识字课本,当时只在全国少数地方使用。中央教科所要在这里开现场会,要求有一节录像课,于是学校从武汉请来了录像师,晚上7点开始录,一节语文课竟录了4次,已是次日凌晨1点了,教室外是密密麻麻的家长和老师,不时有家长怒骂“老师缺德,要把伢整死”。
彭敦运的伢也在里面,且最小哩,他也有怨气,但隔着窗户,他看见了老师那满脸的汗水,因劳累而有些佝偻的腰,听到了那近乎嘶哑的声音,还是一个女老师呢!
彭敦运当时已是江夏一中的教导主任,他对大家说:“遇到这样认真的老师,是我们孩子的福气!”顷刻间,家长们没了浮躁,取之的是敬畏。
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家长却将老师看成道德和知识的化身,只要学生出了问题,就一把掌打在老师脸上,让孩子有侍无恐,对今后的成长是极不利的。
当然老师也要亲生,这是互补的。彭敦运在江夏一中任教导主任时,一个将要退休的老师没教过高三毕业班 。她学历不够,在她苦苦哀求下,彭敦运和她签下君子协定:数学课进度要比最会 教数学的王老师慢一周,且先听王老师的课,再去上课。这个老师是认真的,可只9天,同学们就请愿要老师下课。那晚,这个老师在局长丈夫的陪同下,在数学组反思到凌晨3点多,让彭留下眼泪。也就是这个周末,女老师把20个同学请到她家补习数学,其间局长丈夫还给每个孩子端来一碗面条,里面还有香喷喷 的荷包蛋。这两样当时都是计划供应的啊,让这些来自农村的孩子十分感动,再也没人抱怨老师了,许多孩子说,如果学不好数学,最对不起老师了。
第二年高考,这个老师班上的数学比王老师班平均高出1.9分。
彭敦运的6个下辈,也有和老师发生矛盾的,甚至尖锐矛盾的,都被他化解了,核心是维护老师的权威,让孩子尊敬师信道,茁壮成长,不致于输在起跑线上。
孝道,是孩子心灵最好的鸡汤。20多年前,学校课间操时 给老师慰劳一杯豆浆、一根油条,彭总是跑步送回家给母亲,数年不改,母亲如今94岁了,还健在着。正是彭敦运的言传身教,孩子们个个孝顺着呢,如1990年,老彭的夫人得了尿毒症,在老彭和6个孩子到处寻医问药下,现在基本好了。后夫人得直肠癌,彭舟于去年5月将母亲送到成都做手术,6个孩子或守在病房,或向彭发短信,打电话,传递着关爱与温情。老敦感慨:“孩子们大了,我头上的天空,有人帮着顶了!”我们无法想象,这期间彭舟错过了博士论文答辩。华中科技大学十分赞赏彭舟的这份孝道,给予网开一面,并决定让他一直读到博士后。
彭家人有饭后散步的习惯,几十年了,都在老彭走在左边,把安全让给妻子、儿女。前年,儿子突然将爸爸搂在右边:“爸爸,现在是我们保护您的时候了!”
老彭说,孝敬父母,当情感加高了,就会扩展到对自己的职业、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也就给学习注入了无穷的动力,迷失的孩子就会少之又少。
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彭舟是个智力有点滞后的孩子,一个“人”字,父母和老师教了千遍,6岁了,依然是读“热”,他从小却特别爱动,父母结婚时一台花32元买的红灯牌收音机,他非要看清里面的人不可:他们为什么不吃饭,也不饿? 有一天,趁父母不在,只有两岁的他,用锤子和起子将收音机拆了个七零八落,爸爸一见拿起的巴掌放下了,要不孩子就会与未来的工程师、发明家失之交臂。
接下来,彭舟和小弟彭哲一块,将玩具机关枪、青蛙、 汽车、坦克 五马分尸了。当爸爸的给孩子出了道题,能拆,就不能全部还原吗?俩小家伙折腾了半月,也没有完全还原。“拆时,编个号,按顺序摆放,这样试试吧?”两个孩子在爸爸的提示下,凡是拆一个东西,都能还原了。这就是反思,不仅是实验的方法,也是思维的方法。
不是华众取宠,彭舟4岁时,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是5种,在爸爸锲而不舍的引导下,发现了60多种现象。
这是一种难得的学力,一种自己教育自己的能力,用今天的时髦话说,就是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彭舟5岁时,出众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将他送上了湖北省首届发明创造童星的舞台,中央电视台还播发了这一新闻。那是一个雨天,他撑着的雨伞怎么也收不拢,再三敲打,还被下滑的铁套筒夹起一个血泡。爸爸给他讲了爱迪生的故事,终于在第二次下雨时,他的发明问世了:一个从坦克上拆下来的“7” 字形零件,一头用小姨扎头发的橡皮筋捆在伞杆上,一头就那么吊着,“7”字的转拐处,正对着伞闩,只要轻轻一按,张开的雨伞就收回了。彭敦远还启发孩子: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支点,地球也可撬动。
如今,已是博士的彭舟,已能带有研究性的开展各种工作。这熟悉的场面,在彭敦运看来就是一道风景。
孩子的想象力,也是彭敦运一直致力培养的,他十分欣赏一位美国母亲:在伊丽莎白的幼儿园有个小露西,妈妈带她去买鞋,看见鞋盒上有个“O” ,孩子骄傲地说,这是打开盒子的地方。原来是戴丝小姐教 的。妈妈一气之下,将幼儿园告上法庭,我的孩子不认识字母“O”时,可以将其想象成明亮的太阳,美丽的花朵,想象成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是戴丝老师剪去了她想象的翅膀。结果露西妈妈胜诉,幼儿园从此倒闭。
对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彭敦运非常 认真 。一次彭舟吃一袋蚕豆,爸爸问他有多少颗,他信口道1000颗, 爸爸说只有400颗。彭舟不愿放下他的美味,爸爸说:“也许你是对的,我们证明一下,可以吗?”这下孩子来劲了,结果父子一数只有412颗。爸爸严肃告诉他,当你说出一个数字,要负责,要认真。还说了“放卫星”那阵,虚假数字害死人的惨剧。
1986年除夕早上,父子不知怎么就谈起了高压电线,一旦遇到风,高压线相互硬撞,就会停电,甚至出现大的事故。“那把它们隔开。”“对,有间线器隔开。”“我怎么没看到。”在刺骨的寒风中,父子仨走了四五里,也没有找到。“他们都过年去了吧?”彭敦运风趣地说,也是有意识培养孩子运用语言的能力,当他们找到那东西时,已上午11点钟。
这种认真,用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可以想象,连玩都认真的人,一定可以做好任何事情。
初中篇 学海无涯“巧”作舟
彭敦运是在用心育人。当6个孩子不同时期时入初中时,他又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效。他以为,初中阶段是小学养成教育的继续,要着手培养孩子的自我学习,特别是反思的能力,及程序思想和信息意识。
从小学到初中,是知识面和思维能力的一次巨大飞跃,学习难度明显加大。彭敦运强调孩子要会读,就是有所读,有所不读。他统计了6个子女初三时所读书目的数字,包括课本、参考书、习题集、复习资料、练习册和试卷,老二彭灿最少801万字,彭哲最多947万字,一年365天即使一天不停地看,每天也要看2.19到2.59万字,孩子每天还要上课、做作业、讨论问题、睡觉、玩耍,这真是为难孩子了。
那就要有所读,有所不读。读法律性文本,即语、政、外、史、地、生课本要读,数、理、化教科书同样要读,定律、定理、主要概念、注解,更是要精读到理解、熟背的程度;还要读各种例题,课本为什么会有例题,就是因为用普通语言无法将定律、定理、概念说清楚,得仰仗生动的例题,将其中没法直叙的东西演绎清楚。正是这些例题,藏着金矿,它揭示的东西就是通向成功之路所必须的。
其次,还要读那些对课本进行直接破译的文本,包括做过的参考资料、练习册、 试卷。
在这一点上,彭敦运是个有心人。彭杨是彭家的老四,去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专业,只有3岁时,就说出带点幽默的句子:失败是成功之妈。彭敦运警告孩子们 :犯错误一次可以,同样的错误犯两次,就不应原谅,犯三次就不可救药了。彭家的6个孩子,从初一开始,就在彭敦远帮助下,收集、整理、编辑各自毎科的错误,渗透进听、说、读、写 、用,每个环节,并且对每个错题的反思包括5个部分:“哪错了、为什么错、纠正的方法、有无更多解题法、能否变通一下。
“历史错题集”不是用来标榜“书山有路勤为径”的,千万不能束之高阁,必须抽时间读,这是最好的亡羊补牢之举。
41年来,彭敦运将这一作法迁移到学生中。1984年,他对比研究样本为128人,编辑错误集的学生错误重犯率为5.8%,否则为18.5%。
彭敦运提示大家晨读和暮忆符合一般的记忆特点。读文科要用艺术手法朗读,读理科则更多的是要品,力求理解。
初中生学习任务重,上课认真听讲是关键,这个环节抓住了,会一劳永逸。一丝不苟做作业,是一个加深理解和熟能生巧的过程。这些被老师和家长所共识。彭敦运担心的是,图、表成了许多人熟视无睹的摆设。这是非常严重的观点错误。应从初中开始,培养孩子们的信念意识,是孩子提高学力,成材不可或缺的武器。彭敦运手头有一本九年级的科学课本,153页的教材竟有156幅图片。作为教研员,彭敦运发现好多老师只是简单介绍图片后,就不厌其烦处理文字内容。老师们有一个错误认识:图片太多,花花绿绿,占的易幅太大,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材主题,压缩了课本内容。
彭敦运做了一个实验,让12个学习过“比较天体大小的图1.1”的学生,再次读图10分钟,共说出了“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等14个知识点,提出了“白矮星真是白的吗?”等7个问题,可是没有一个孩子能比较6个天地的体积大小和密度大小。这才是这幅图的主题呢。
由于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孩子们心还在图外,他们只看了热闹,没看到门道。图中蕴藏万千信息,时看时新哩。
读图,浅层的读法是点、线、面,读相互之间的关系,才是读图的高层能力。文理各科莫不如此。
今天进入信息时代,计算机用一个桶表示“回收站”,烟斗和高跟鞋代表男女厕所……可以说,图形就是信息源。这是最为生动和深刻的教学资源,不容小视啊。
表和图是兄弟姐妹,许多学生更是轻表格,不会读表标。须不知,表格是一个二维或三维的世界,它能帮助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交叉,得出新结论,培养创新意识。反过来,学生还要利用调查得到的数角据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这对全球化进程加快今天的学生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研究性学习,也是走向社会需要的一种基本能力。
解题是学习的主要手段。彭敦运参加了多年的高考命题与解题,为中小学考试决策更是日常工作。他觉得程序思想必须植根在孩子心灵,才能落实到笔头。
现实中,包括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的老二彭灿,执教广州大学的老三彭三,在初中时,做作业的草稿纸都是“鬼画符”,没有理出个头绪,甚至在手掌上打草稿。
其实解题是严格讲程序的,要不孩子们就在不讲“程序” 中出局。彭敦运常拿《红楼梦》说事:大观园里的人们玩牌,先出的废牌都象模象样放在桌子中央,以此教育孩子规范草稿行为,约束自己的放纵。第二步,是利用各种标准答案,讨论引导孩子的规范化步聚,包括读题、设问、列算式、写单位、计算、答题,有时间的话,还可验证,以发现错误。
这样的训练,还是有成效的:1986年,彭霞班参加全市11月份统考,因步骤班平失分6.3%,彭霞为0;1989年,彭灿班参加全市2月份统统考,班平失分7.1%,彭灿为0.5%;1989年,彭三班参加全市5月份统考,班平失分5.8%,彭三为1%。
孩子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哪种适合孩子,就是最好的。彭敦运多年来,用“账报”来帮助孩子们拾遗补缺,收到了奇效。
彭舟老记不住东西,彭敦运看到孩子除了教室呆得最多的是寝室,那蚊帐里有一块宽敞的版面,当父亲的在初一下学期,帮儿子办起了第一块帐报,就几个数学公式,一道典型例题,几个英语单词。因为是自己出的,不需美化,不需要祥细说明,只需写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哪怕只做个记号,或记上书本的页码,都可以促进记忆。老师常以一周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时间,周末学生有一定时间更换帐报内容,所以帐报一般是周报。帐报,可以说托起了彭家6个孩子的初级人生。彭敦运教高三时,将帐报推介给同学们,他带的两个班有64人这样做了,当年有49位考取大学,其中36个是重点大学。有了这些知识点作铺垫,才可能有后面的举一反三和融会贯通。
今天,彭敦运把这种帐报推广到他读小学的孙子辈,还自豪地告诉孩子们:这是彭爷爷发明的。
高中篇 情感治跛 笑傲“高原”
孩子经过9年学习,进入高中,跛腿学科已完全凸现出来。依彭敦运的经验看,初中生70%怕物理,65%怕英语,60%怕数学,50%怕化学,其他学科怕的比例就只有20%左右。说来不怕大家笑话,先就读于北京传媒大学与央视名嘴周涛同学,后东北大学攻硕的彭霞,老怕英语和语文,更为糟糕的是彭三,上高二时,上学期其中考试理化为17分、23分,期末时,分别是13分和24分,“跛”得无以复加,这怎么能上大学?根据总分决定录取的做法,她只能名落孙山的,按照位置录取,彭三便是“天外来客”。
“跛腿学科”的存在,不仅仅是影响学生的综合成绩,不仅仅是诱导了学生的倾斜性发展,更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制约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留下了抹不去的隐痛,而且这种伤害将旷日持久。
最好的办法是情感治理。在孩子接触某一学科时,千万不能让孩子先入为主,形成什么弱势学科意识,提前预支“害怕意识”。但“跛腿学科”是普遍存的在客观事实。这就要求家长与班主任,尤其是与科任老师沟通,取得老师的支持,在课常教学中关注和课外辅导孩子,让师生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这是学科治“跛”最根本的办法和最有效的手段。
治“跛”时,“补”是一个重要环节。彭敦运向来是反对补新课的。这会钝化学生的情感,科任教师再上这课时,会让孩子索然寡味,停留在知识的表层,停滞不前地自我欣赏,放松了向深层次探究的要求。我们应该给孩子补上对学科的感情课,补上某一科的学习方法,当然是依托具体的题目进行的,补上学生遗漏的知识点,最后达到校正错误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特点,并与张扬。
在学科治“跛”上,彭敦运巧妙地引导孩子写“侧重日记”,达到了修练语文和治跛的双层目的。
侧重日记,就是将各学科(不仅仅是语文)中,课堂学习遇到的问题记录在日记里,回顾老师传授的内容,记录别人精彩的回答,澄清自己的想法。一般日记是老师逼孩子写的,是一种木然表演,侧重日记,写的是学生在课堂生活中的感受,有自己的知识构建,有自己对于学习方法的探讨,有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猜想……自然流露的情感真实而丰富。侧重日记长期的跟踪、描述、思考,加深了学生对学科的感情,掌握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方法,特别是诱发了孩子对学科里发生的问题的思考,利用问题驱动模式,跛科成绩自然会直线上升。
当然学生的个体千差万别,不是每个学生的跛腿学科都可治好。针对此,彭敦运提出了“高原现象”一说。
上文说到彭三的理化一塌糊涂,彭敦运就是运用几千年前,田忌和国君赛马的战术,成就了孩子。假期,彭敦运给彭三补的是强项语数外,就是不补理化。孩子不知叔叔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新学年开始,别的孩子进入高三,彭三继续读高二,且另选文科班,这次,她如鱼得水,语文上乘,数学占绝对优势,外语一支独秀,即使史地一时没跟上,总成绩依然全班第七。第二年高考,她成功了,考上了心仪的武大外语系,现在已是广州大学的教授。
大家知道,平地登上千米不难,在3000海拔处,在7000的登山营地呢?就难着。彭敦运对那些高起点的学科,叫孩子们咬住,提高一点或不下滑就行;而那些“低海拔”的学科,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避免了高原现象。
此外,彭敦运还特提醒6个孩子,要自主适应自己的老师。高中学生,最适合的是课堂控制力极强的老师,他们以雄辩的讲述,诙谐的表达,渊博的学知,严密的逻辑推理,控制了教学时空,却独霸了课堂,留给学生自主的空间小了,因引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差,依赖性强。听这样老师的课,一定要走得出来,不能让自己局限在老师的思维的阴影里。
学生不适应的是照本宣科的流畅派,除了书本已有的东西,几乎看不到新东西的影子,听这样的课,如同嚼蜡。学生不妨将自己扮成一位老师,多设计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变“无趣”为趣味盎然。学生也不适合大篇幅板书的老师,你做笔记吧,全都在书上,不做呢,又无事可做,只好做小动作,开小差,学生最好是利用这个“闲暇”将老师抄写的东西背下来。学生同样不喜欢“博古通今”、“旁征博引”的老师,这样的老师虽然让学生突破了难点,学生就是不能把握基础和重点。所以听这种课,必须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此外,彭敦运还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以促膝谈心的方式,教会家长 、老师 和孩子,要把孩子初恋的意识轻轻剔除,千万不要让失败种在侥幸里,而要把食指换成拇指 (教人谦虚,尊重人),等一些学习外的成材因素,还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学习技术学,引领系数,记忆档案,渔场论,学习运筹学等,向我们推开了一扇扇提高学力之门。北大教授张陶伟(曾是朱镕基的学生),武汉大学愽导黄梅芳,欣然为彭老师 的著述作了序言和后记,称赞它是一本中小学学习技术学,是通往本科、硕士、 博士的铺路石,浸润孩子心灵的鸡汤,是少年作家的孵化器。本人曾推出过《玩学习---三个博士姐妹的家长教育》一书,我固执地认为彭的著述,不是过河的石头 和走路的拐扙,而是照亮孩子前程 的太阳、 星星 和月亮 ,大大超过《玩学习》,将引发新一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孩子自我教育的革命,催生出千千万万的刘亦婷 ,陈淑华。
彭敦运是一个智者,更是一个有心人。他是中央教师所聘请的百位基础教育专家,他的6个下辈全成功了。他教的学生也同样取得了令人的成功,他亲自教过的6000学生中,有1100多人,进了全国重点大学,有350多位硕士,有120多位愽士,他们中不少人成了北大、清华、武大、华中科大的教授、博导,有的还成了国际上首席经济学家、商界劲旅、政界要人。
彭敦运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引领者。我们普通人需得仰视,并把玩。那么你 孩子的明天,就是他6个笨孩子的今天。
可以告诉大家的是,彭敦运已将他教育孩子的成功经验写成了42万字的文章,可以说是一部孩子思德方面的育儿经,是孩子提高学力的指南针,同样是教孩子妙笔生花的绝佳作文读本。
我们期待着彭敦运的大作早日问世,普惠天下的孩子。
430200 武汉市江夏区电视台 :曹俊华 13098862599 cjh5180 @126.com jxtvcao@21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