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区委宣传部组织评选的2006年度新洲区10件大事揭晓。
1、2006年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全区地区生产总产值完成1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全口径财政收入9.3亿元,增长33.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1.5亿元,增长25.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41元,增长11.6%;农民人均纯收入4386元,其增幅位居全市远城区第一。
2、区级换届工作在全市率先圆满完成。在9月20日—10月14日召开的新洲区第三次党代会、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会议、第三届政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张林同志当选为中共武汉市新洲区委书记、武汉市新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世益同志当选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区长;余尚达同志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新洲区委员会主席。
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合率达90.6%,位居全省、全市前列。
4、2006年高考成绩再攀新高。全区文理科600分以上人数达182人,占全市该段总人数的16.1%;理科过重点线人数达1079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5、11月28日至29日,全国“小蘑菇新农村”建设经验交流会暨武汉(新洲)首届蘑菇节在新洲区举行。全国食用菌协会授予新洲区“全国食用菌行业标准化示范区”,授予徐古镇“中华双孢蘑菇之乡”。
6、新洲区新农村建设一些好经验、好作法在全省农村工作会上作为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新闻媒体的推广。双柳街刘镇村“农户+公司”形成经济产业链的种菜经验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汪集街茶亭村“村务网络民主议事会”制度受到全国村务公开协调小组充分肯定。
7、全省首家“爱心银行”12月25日在新洲成立。
8、农民工三级维权网络在全省率先建立。
9、邱应发、刘先成入选“荆楚十大新闻人物”。
10、民兵高炮分队在全市率先组建,在全省高炮实弹射击训练中夺得第一名。(新洲团区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