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2007年上半年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小结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7-10-10

2007年上半年,武昌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市青教办的具体指导下,全区各级青教组织、广大青教工作者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统揽,紧密围绕全区发展的工作大局,按照年初制定的青教工作计划,积极探索全区青少年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各级青教组织、预防组织、维权组织的作用,着眼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战略目标,全力构建“大青教、大权益、大预防”的工作格局,各项青教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主旋律教育常抓常新,积极塑造当代青少年的阳光形象

上半年,全区各级青教组织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职能,贯彻“经历、体验、感悟、成长”的教育理念,利用社区青少年学校等各类青少年教育载体和平台,努力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深入细致地开展各类主旋律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以感恩意识教育为主线,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

2月4日,区青教办开展“情暖武昌·爱心家庭结对贫困青少年”活动。通过《长江商报》向社会公开招募的11户爱心家庭代表、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义务家教服务团的成员和11名结对贫困青少年在区青教办的组织下,进行了参观武汉科技馆、武汉植物园,凯威啤酒屋共进午餐的活动,此后,贫困青少年与爱心家庭共同学习生活三天。这项活动的开展,不仅让贫困青少年体会到家的温暖,心理辅导团、家教辅导团等专业社工团队的介入,更是建立起“物质资助、心理辅导、学习指导”三位一体的帮扶体系。

2月12日,区青教办联合区民政局组织开展“爱心年饭”活动。来自全区的37名孤儿代表和张光清书记、彭俊区长、吴志振副书记、吴天祥巡视员等区领导一起,共吃年饭。面对孤儿们在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和需求,区委区政府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当场承诺予以解决,给孤儿们送上了最好的新年礼物。同时,来自武昌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的16名心理咨询师也和孤儿们结成对子,为他们提供长期的健康心理咨询服务,从而建立起从送钱送物到心理疏导、“由外到内”的武昌区助“孤”新体系。

此外,全区还广泛开展“您的关爱、我的成长”主题征文、春联征集、“向孤寡老人、特困居民送温暖”、“慰问单亲母亲送对联”、“感恩宣言、征文、演讲、实践行”、“爱心小天使为贫困学生献爱心”、“我为妈妈唱首歌”等“情暖武昌”系列感恩教育活动1000余次,参与青少年10万余人,对全区青少年开展了一次生动而有教育意义的感恩教育,极大的提高了全区青少年感恩情怀和责任意识。

2、以安全自护教育为重点,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

今年,武汉市13年来首次实行鞭炮燃放“禁改限”,如何让青少年度过一个“安全、祥和、快乐”的春节成为寒假青少年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此,区青教办积极行动、扎实工作,确保青少年安全度假:

一是制作印制1000套“禁改限”宣传资料。区青教办参考北京等城市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区青少年的实际特点,设计制作了一套两张的“禁改限”宣传画,通过漫画、警示语等生动形象的告诉青少年“什么是危险的放鞭方式、应该如何正确的燃放烟花爆竹”等,出资近万元印制了1000套宣传画,分发给全区191个社区进行张贴宣传。

二是成立“禁改限”青少年义务宣传队。区青教办统一部署,在全区14条街道分别成立了由20名青少年组成的“禁改限”义务宣传队,并为每支宣传队配备扩音器,统一录制由区青教办编写的“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口诀”,对“禁改限”政策进行宣传。春节期间,开展“禁改限”宣传活动近1000次。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力的配合了全区“禁改限”工作的顺利开展。

此外,针对青少年易发事故,全区各级青教组织还广泛开展了“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用电常识讲座”、“远离网瘾”、“文明过马路大签名”等安全系列教育活动1000余次,近万名青少年受到教育,有力的确保了全区青少年安全度假。

3、以快乐体验教育为抓手,活跃青少年业余生活

“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是开展青少年活动的永恒主题。上半年,区青教办选取了中央花园社区、小龟山社区、付家坡社区、静安社区四个试点社区,以点带面,重点推进“小时侯·快乐之家”主题教育活动。

为确保“小时侯·快乐之家”活动取得实效,区青教办对31个重点社区按每社区1000——3000元标准增加了资金投入,确保活动经费充足、到位;结合每个社区的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对社区青少年活动进行指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小时侯·快乐之家”:南湖街中央花园社区建立“青少年成长档案”,为辖区700多青少年建立成长档案;中南路街小龟山社区开展“小小楼栋长”活动,社区有了卫生、安全小卫士;付家坡社区社区突出武昌特色,开展了“首义寻踪”、“红色雄楚楼”等系列活动;静安社区将“小时侯·快乐之家”和感恩教育相结合,通过“感恩征文”、“感恩演讲”、“为孤寡老人贴春联”等活动对青少年开展了一次次生动的感恩教育。

4、以“武昌文化”教育为切点,增强青少年家乡认同感和自豪感

4月1日,全区65所小学、38所中学的5000余名中小学生以及来自卫生、城管、辖区大学、教育等战线1000余名青年朋友们积极参加了区青教办、区文化产业办、区旅游局、区教育局联合举办的武昌区首届“白云黄鹤·古城武昌”青少年寻访导游大赛。此次活动旨在围绕全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中心工作,充分利用武昌文化历史悠久的优势,通过现场寻访、模拟导游、“武昌一日游”最佳线路设计、撰写最佳景点解说词等系列活动,达到“寻访武昌历史踪迹、挖掘武昌文化内涵、弘扬武昌特色文化,展现武昌现代风貌”的目的。

参赛选手纷纷表示:在武昌居住那么久,通过导游大赛对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对身为武昌人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增添了要把武昌建设得更美更好的强烈愿望。《长江日报》、《武汉晨报》、《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等有关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

二、预防、帮教双管齐下,构筑“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屏障

1、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系统化。区青教办深入贯彻落实武昌区《关于加强对社会闲散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在全区开展“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整体构建全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分层次推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青少年教育管理工作。抓住省预防办开展的“百岗百区千千结维权行动”活动的契机,组织区法院刑二庭、武汉市儿童福利院这两个国家级“青少年优秀维权岗”分别与积玉桥街尚隆苑社区、粮道街戈甲营社区结对,深入推进“四无”社区(无犯罪、无吸毒、无艾滋病、无辍学)创建工作,探索建立具有共性的、规范性的和可操作性的社区青少年成长环境监督预警机制。

2、法制宣传教育常规化。全区各级青教组织围绕社会关注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黄赌毒”、文明上网等问题,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半年来,武昌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深入街道社区,提供团体辅导讲座10余次,个案咨询100余人,有效的帮助未成年人舒缓心理压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白沙洲街在辖区各社区开展了讲“一次法制课、看一次远离毒品的录象带、转化一名问题青少年”的“三个一”活动,并请市司法学校专家老师在社区青少年学校定期开展以案说法讲座活动;珞珈山街在国家审计署武汉特派办会议室举办一场《青少年自我保护知识讲座》,观看《平安之盾》录象片,大大增强辖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中南路街举办《遵守交通规则,珍爱生命》的主题报告会,800余名青少年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生命安全教育。

3、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规范化。上半年,区青教办围绕中小学生、闲散青少年、进城务工青年、流浪儿童和罪错青少年等五个重点群体,在全区进行了一次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了我区边缘青少年的第一手资料,建立健全了边缘青少年的登记管理制度,对社区所有闲散青少年和罪错未成年人统一登记填报《武汉市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档案》,实行跟踪动态管理。积极配合综治、公安、检察院、法院、司法等相关部门,实施对边缘青少年的结对帮教工作,通过“三五”法(即帮教干部与帮教对象见面,帮教干部与学校,社区负责人见面、帮教干部与学生监护人见面“三见面”方法,采取心理、解难、环境、兴趣、活动等五种帮教手段)进行结对包干帮教,达到教育、挽救、转化的目的。同时综合运用教育、管理、服务、帮教和优化环境等多种手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健立建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保障机制和责任落实机制,完善社区青少年评价体系和青少年成长环境的评估体系。

三、维权、扶弱相辅相成,加大弱势青少年服务领域

1、青少年维权岗服务特殊群体

区青教办充分依托“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有效维护了广大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青少年维权岗进市场”活动。3月11日上午,武昌区在南湖中商平价广场举办了以“品质生活,共享和谐”为主题的大型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武昌区质监分局通过食物样品当场教授消费者识别亚硝酸盐超标、含苏丹红、经漂白处理等不安全食品及掺假蜂蜜、不合格食用油等伪劣产品。活动共展出食品安全知识展板50个,发放宣传资料2200余份,接受消费咨询700人次,受理消费者投诉27起,当场处理1件。

“青少年维权岗进工地”活动。4月28日下午,由白沙洲街青教办主办,武汉中光连接器有限公司承办的“维权岗进工地——白沙洲地区首届青年农民工卡拉OK比赛”在中光公司礼堂举行。活动采用卡拉OK比赛的形式,主要是根据大多数农民工朋友的文艺爱好,通过比赛活动形式来庆祝“五一”和“五四”青年节,并乘文娱活动热闹场面来交朋结友,激发青年农民工立足第二故乡,以厂为家、以厂为荣,热爱白沙、建设白沙,多为企业作贡献的工作热情。

2、整合社会资源扶助弱势青少年群体

区青教办大力开展“关爱城市的流动花朵”——进城务工子女助学行动,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59400元,解决了121名进城务工子女一年的小学学费问题;利用武汉晚报、市青基会、市妇联联合举办“让低保家庭孩子天天有奶喝”大型公益活动的契机,使全区120名贫困学生能免费食用一年的“爱心奶”。

各级青教组织也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为城市下岗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残疾、单亲等贫困家庭子女提供精神和物质上的资助。白沙洲街组织华中科技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与辖区6名单亲家庭子女开展“心灵约会”活动,排解这些特殊孩子的心理问题;黄鹤楼街开展“迎新年、献爱心”慰问特困单亲母亲家庭活动,筹资1万多元解决贫困青少年学习生活困难;水果湖街启动“五个一”帮扶行动,为100名特困家庭青少年赠送了价值一百元的购书卡;杨园街开展“情暖社区,爱心传递”活动,为外来务工子女送去了近千元的学习用品。

半年来,区青教办向上级组织上报信息82篇,编发青教简报7期,《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楚天都市报》、《湖北电视台》、《武汉电视台》等各新闻媒体报道30余条次,有力宣传了全区青少年教育活动,为全区青少年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回顾2007年上半工作,全区青教工作在组织建设、运行机制、推进思路、工作实效等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但离上级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今后,我们将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在全区各级青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全区青少年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