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专业化推进”破解武昌青少年社会事务工作难题

来源:武昌区 更新时间:2007-10-11

专业化推进是当前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开展的必然发展方向。自2006年以来,区青教办着力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青少年事务专业团队和维权网络的构建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基础工作。

一、青少年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一年来,区青教办不断加强青少年理论研究工作,深入分析当前青少年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我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前瞻性。一是加强调研摸底工作。2006年5月,对全区青少年校外活动阵地的数量和分布情况进行了盘点。目前,全区拥有区级青少年宫1所,面积11255平方米;街道、社区所属及地区内的图书馆、文化室、青少年活动场所等各类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场所205个,面积约105500平方米。其中,各类大型省市级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体育馆、纪念馆7所,各类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5。2006年9月,对全区问题青少年的构成及特点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目前,全区有问题青少年83人,分布在10条街道,年龄集中在13——16岁,多表现为辍学、擂肥、沉迷于网络、游戏机等。下一步,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常规看管和专业帮扶体系。二是突出专业课题研究。针对如何推进青少年教育工作专业化发展,开展了《关于提升社区青少年教育工作专业化水平的理论思考》课题研究;针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情况调查及建议》课题研究;针对当前青少年孝亲敬老意识和行动缺失的现状,实施了《关于青少年孝亲教育的思考与建议》的课题研究。相关课题已形成初期研究成果,在团市委工作研讨会、区政协大会上作为会议交流材料。《中国青年报》、《长江商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予以了专题报道。

二、青少年事务专业团队蓬勃发展。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青少年事务的推进需要专业人士的参与。区青教办禀承“专业人做专业事”的工作理念,大力推进了青少年事务专业团队的发展。一是成立武昌区青少年事务专家理事会。聘请严正、陶宏开、莫洪宪、蒋自立、於思等知名专家、教授对我区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拿博把脉、出谋划策。二是组建青少年教育工作专业团队。采取面向社会公开纳贤的方式,先后组建了武昌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义务家教服务团、社区边缘青少年帮教团、法律援助团等五个专业团队,成员(心理咨询师、律师、专业社工、大学生志愿者)320余名,分布在各街道、社区对青少年进行结对服务,开展团体心理讲座85次、个案辅导200余次、义务家教辅导近千次,近万名青少年受益。其中,武昌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的工作被《长江日报》及《楚天都市报》心理新闻专栏连续多天报道。

三、青少年维权网络纵深发展。一年来,区青教办加大青少年维权网络建设,形成以区、街维权中心为枢纽、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终端的维权服务网络。在此基础上,区青教办重点推进两项工作。一是实施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以杨园街为试点,联合武汉大学法学系、武汉大学社会弱者权益保护中心成立武昌区社区边缘青少年帮教团,对辖区闲散青少年进行专业帮教。二是开展青少年维权岗进校园活动。在调研公检法司等部门对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情况的基础上,开创“青少年维权岗进校园”的工作项目,选取市九中、十中、陆家街中学等五所边缘青少年较多的学校设立青少年维权岗,紧紧围绕青少年的权益维护、身心健康成长深入开展心理咨询、义务家教、扶贫助学、校园周边整治等维权工作,把青少年维权网络的整体构建与重点打造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