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武汉盲校李娜老师
武汉盲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盲人学校,也是湖北省视障教育指导中心。除担任学校教育工作外,还承担了我省视障教育的指导工作,服务于全省的视障教育工作,是全省特殊教育的龙头学校,在全省、全国乃至于在国际同类学校中均具有一定的影响。
汉盲校是一个特殊的园地,这里聚集着特殊的群体,这里也有着一代又一代特殊的园丁。他们为了生命,为了希望,为了爱,共同奋斗在这一片布满荆棘的园地里。多少寒来暑往,多少岁月沧桑,他们用爱点燃了残疾孩子的生命之火。
李娜便是这支队伍中的一位年轻代表,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应该具有的高尚情操与无私境界,她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奉献者之歌,也为特殊教育战线构筑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今年,她光荣地当选为湖北省第九届党代会代表。
她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年轻人。她不断优化个人的心智模式,尽力做到睿智、豁达、坚毅、快乐;她不断提升个人的品德修养,竭力做到理性、干练、善解人意;她不断修炼个人的职业素养,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爱生、倾情;她不断调整个人的处世心态,量力做到理解、感恩、多思、知足。她认为盲校的愿景是为盲生营造优质学习环境, 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成为行动人;让师生都能以提升自我而享受成长的喜悦,学会爱与尊重;培养师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终身学习的氛围。她希望盲生能够快乐成长、感受爱、学会爱,她希望老师能永葆活力和热情,享受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在物欲横流的当今社会,她大学毕业就毅然决然来到盲校——清贫而又充满爱的学校,因为盲孩子需要她。
她是一位爱岗敬业的工作者。李娜老师在中西医基础课程的教学中投入了她大量的热情和心血,她为追求完美积极探索,她渴望成功大胆创新,向前辈老师学习,与青年教师讨论,博采众长,取长补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们喜爱和认可。李娜老师追求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气氛的活跃,强调中医推拿的积累,注重对有特长的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倡导按摩课程的学习时可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她在教授《经络腧穴》课时,考虑到腧穴繁多、名称复杂且容易混淆,盲生记忆起来很困难。她查阅很多书籍,在网上搜索大量资料,终于找到了每一个经穴的名称来源和命名规律。有了如此充分的教学准备,学生听起来津津有味。
她是一位不知疲倦的奉献者。为了丰富盲生的业余生活,提高身体素质,消除盲态,2004年,市残联布置我校提供节目并参加首届武汉市残疾人文艺演。李娜同志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主动承担任务,组建了武汉市盲童学校第一支踢踏舞蹈队。她牺牲了八小时以外所有的业余时间,平时甚至从早上六点半到校一直工作到晚上9点,晚上回到寝室继续备课至深夜,任劳任怨,不计任何加班报酬,没有一丝怨言,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在首届残疾人文艺义演中荣获银奖。2005年,她以同样饱满的工作热情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组织盲生训练盲人门球,并代表湖北参加全国盲人门球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无论什么时间,只要学校需要,她都会克服自身的一切困难,毫不犹豫承担学校安排的临时工作,把“钉子精神”发挥到极致。
她是一位乐学上进的青年。她关心时政,对理论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党支部组织的每一次讨论学习,她都认真思考,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她还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提高自身修养的学习中。她自学于丹的《论语心得》、《庄子心得》,认真研读彼得·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和冯忠良教授的《教育心理学》,观看余世维的管理学讲座,学习金正锟的礼仪知识。为了更好的完成学校的外事接待工作,提高自身修养,她还坚持学习英语;为了喜爱舞蹈的盲生生活更加精彩,她自学了适合盲生学习的舞蹈……她不断地用学习丰富自己,用知识武装自己,用行动服务盲生。
她是一位仁爱无私的知心姐姐。班上曾有一位学生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缀学危机,她做了学生及其家长大量思想工作,并在经济上给予大力支持。一次这位盲生生病了,顾及到经费问题,她始终没有看病。李老师知道后,立即带学生到医院就诊,毫不犹豫地为学生支付医药费。为了不给学生增加心理负担,她欺骗学生说:这医药费学校会报销的,你不用担心。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思想转化工作做得“润物细无声”,每次跟学生谈心之前李老师都会做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谈心内容的确定到谈心场地的选择,从谈心话题的背景到谈话导入的方式。
她为丰富盲生团员的业余生活,提高团员的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分别与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轻工业学校、中南民族大学等单位的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开展了特色团日、班与班结对互助、兴趣辅导、英语角、读书时间、补习功课、义务劳动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盲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也培养了盲生的社会责任感。
她把无私的爱奉献给特殊教育,奉献给盲生这一群弱势群体;她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树立起生活的自信心;她用精湛的专业知识授予学生一技之长,使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人、对社会有用的人;她用自己的文艺特长,牺牲大量的休息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文艺、游艺活动,让盲孩子感受到阳光的温暖和生活的快乐。她用爱与汗水赢得了领导、同事、学生、家长以及社会的肯定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