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突出特色 形成机制 以丰富有益的暑期活动将青少年教育工作推向深入——区青教办在全区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的汇报

来源:黄陂区 更新时间:2007-11-12

    根据区青少年教育领导小组的安排,现在将今年青少年学生暑期活动情况向各位领导作个汇报,对下阶段的工作提几点建议,供各位领导参考。

    今年暑期,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按照市青教办的部署,以“快乐和谐”为主题,推出了“快乐促和谐”、“快乐大比拼”、“快乐大展示”、“快乐大家庭”四大套餐296项活动,使青少年度过了一个快乐、安全、健康的暑假,省文明委刊发了我区暑期活动简报,我区青教办被团市委、市青教办评为暑期工作先进单位,在暑期活动中,还涌现出了一批区级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借此机会,对各成员单位和各青教组织、青教干部给予我们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今年暑期工作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运用乡土资源,拓展青少年视野

    一方面,组织青少年参观黄陂人文古迹和革命遗迹,让青少年在体验中增长见识。各级团青组织有意识地向青少年灌输家园情怀,把与之相关的鲁台望道、程门立雪、木兰替父从军等典故,通过“老爷爷讲故事”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讲述出来,使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了解了木兰、双凤、盘龙三大黄陂传统文化。黄陂境内还有蔡店乡新五师师政旧址、木兰山红军洞、王家河吴光浩烈士墓等红色资源,我们广泛发动各学校在暑期开展“重走红军路”、参观黄继光纪念馆等活动,通过实地看、专家讲、写感受等形式,2000多名青少年受到革命传统教育,丰富了青少年课堂外的知识,增进了广大青少年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另一方面,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让青少年在“玩”中释放快乐天性。与中心城区相比,黄陂没有完善的游乐设施,但是有青山绿湖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景。我们利用这一有利条件,举办了一系列户外实践活动。如我们与市青少年宫联办“小时候·城乡青少年手拉手”感受家乡变化活动,90名武汉市青少年与黄陂区蔡店乡的10名留守青少年一起在清凉寨景区参加拓展训练、采集植物标本、体验农活,开阔青少年的眼界。我们在木兰天池景区举行“小时候·我们共有一个家”活动,激发广大青少年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前川街龙潭社区和锦绣社区,依托社区青少年学校,建立了“快乐之家”,面向前川地区青少年提供跳绳、羽毛球、金粉画、拼图、棋类等19项益智类、健身类活动,参与青少年达千余人,武汉电视台少儿频道进行了专题采访。

    二、丰富教育内容,提升青少年综合素质

    充分发挥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辅助引导作用,一直是我们开展暑期活动的重要着力点。各街乡镇场团青组织、各成员单位积极谋划、精心布置,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实践活动,提升了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是提升青少年人文素养。各地各单位整合学校、图书馆、社区阅览室等阵地资源,组织千名青少年学生参与“知识工程”读书系列活动,丰富青少年文化知识。其中区图书馆的阳光电子阅览室、木兰乡、六指街、王家河镇等社区青少年学校的趣味书屋、区文化馆的楚剧定向班,以其趣味性、健康性、文艺性受到青少年欢迎。围绕“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的主题,区教育局开展了“创新素质实践行”、区文化局组织了“想唱就唱青少年卡拉OK比赛”、王家河镇青教办组织了“走访家园建设试点村”等活动,全区有5万多青少年参加了社会调查、素质拓展、劳动实践等素质提升活动,形成素质实践成果400余篇。

    二是加强青少年自护教育。抓住社会关注的青少年游泳安全、上网、斗殴等问题,各地各单位开展了一系列宣传、讲座等活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上报道了三里中学七(五)班学生梅宇舍己救人、英勇献身的英雄事迹后,团区委、区青教办认真贯彻落实区委袁书记就报道所作的批示,除了上门看望慰问之外,还和区教育局、三里镇联合举办了学习英雄梅宇事迹座谈会,既学梅宇舍己救人的英雄精神,又教育青少年增强自护意识。在区人防办、双拥办、人武部的支持下,我们还在环城中学举办了全区初中生人民防空演练、前川一中到区消防中队观摩消防演练等活动,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则开展了进社区、进工地活动,其中武湖武通口社区青少年学校组织辖区内的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对200名青少年学生举行维权讲座等活动,教会了青少年自救自护、防灾避险知识。区文化局不断完善网吧社会监督机制,加大违规网吧整治力度,综治、公安、工商、司法等部门深入开展“扫黄打非”、“禁赌禁毒”和娱乐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净化了社会环境,对加强青少年假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是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结合“四城同创”工作,各地各单位深入开展青少年文明创建活动,弘扬了文明新风,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前川街龙潭、锦绣、沙港等六个社区开展了以家庭为细胞,创建和谐家庭;以楼栋为单元,创建和谐楼栋;以黄陂优秀文化为内涵,创建和谐园地为主要内容的老少共建和谐社区活动,使青少年在“知行合一”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我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区老干局宿舍和中百仓储十字路口开展了认养社区公共绿地、为干休所义务奉献日、文明过马路等活动,培养了青少年的文明意识。天河、木兰、蔡店社区青少年学校组织辖区青少年到福利院,为孤寡老人送文艺节目,替孤寡老人洗衣服,与孤寡老人话家常,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强化服务手段,开展帮困解难

    各级团青组织、关心下一代组织把加强青少年思想教育工作与帮助解决青少年困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大力为青少年办实事、办好事,用服务凝聚了青少年。

   今年暑期,团区委、区关工委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的号召,大力推进希望工程和金晖关爱助学行动,千方百计帮贫困学子圆求学梦,将党和政府的温暖以及社会的爱心播撒到了贫寒学子的心田。首批救助贫困大中学生151人(其中大学生60人),救助率73.3%,实际发放助学金18.8万元。由于工作成绩突出,区关工委被市关工委评为全市金晖关爱助学行动优秀组织单位,横店街等20多个单位被授予“爱心单位”,魏淑康等4人被授予“爱心个人”。

    为进一步增强青年创业能力,有效帮助我区广大青年实现创业梦想,提高青年创业意识,为青年创业提供切实的服务,团区委于7月17日在黄陂技术学校举行了黄陂区首期SYB青年创业培训班,来自全区各地的30名有志青年,接受了专业创业培训。6月底至7月中旬,来自全区各街乡镇场的近百名青年参加了团区委组织的第二期服务农村青年转移就业“风筝计划”和初高中“两后生”培训班,掌握了一到二门就业创业技能。区电信局为武湖高车畈村青少年学校送电脑10台,并举办了青少年计算机操作培训班,共10批次150名青少年参加了培训学习。王家河镇长堰社区青少年学校也在长堰小学举办了青少年计算机暑期培训班,共有50余名青少年参加了此次活动。

    为解决青少年学生暑期活动阵地难找的难题,区教育局组织35所中小学与43个社区开展“共建育人”活动,面向青少年开放了阅览室、音乐室、微机室、体育场;区文化馆开放多功能厅举办了少儿戏曲基本功培训;区总工会开放了棋社、小桔灯培训中心、书画社等,吸引1000多名青少年参加活动。

    四、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齐抓共管

    青少年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除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外,社会教育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团区委、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不断履行其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方面的核心职能,形成各方齐抓共管的合力。

    一是强化社会参与。团区委、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进一步拓展思路,跳出“为活动而搞活动”的形式作法,紧扣党政中心工作设计活动,为吸引社会参与、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了平台。如,着眼于服务文明城区创建,团区委、区青教办、区关工委广泛组织了“社区大家乐”活动,除了请市未成年人活动指导中心将市政府采购的优秀儿童剧请到社区献演外,还发动社区青少年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展示特长,开展“才艺大比拼”活动10余场次,特别是中百仓储黄陂购物广场赞助支持的“中百杯”广场舞蹈大赛,吸引了上百对民间青少年舞蹈爱好者参加,成为黄陂夏日广场文化靓丽的风景线。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今年暑期,区青教领导小组专门印发了《2007年全区青少年暑期活动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加强领导,进一步组织好暑期青少年活动,确保青少年过一个快乐、健康而又有意义的暑假。在此基础上,建立青教工作每周例会制度,定期调度部署安排暑期工作,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形成了青少年教育办公室牵头,各职能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联动机制。积极协调宣传、文化、教育、公检法、广电、工商等部门联动,争取他们在场地、人员、宣传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开展暑期活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与此同时,连续在《长江日报》、《武汉晚报》、《武汉晨报》、中广网、湖北新闻网、区政务网、武汉电视台、武汉教育电视台、黄陂区电视台、团区委网站公布暑期活动安排和活动开展情况,在省、市级内刊上发布暑期活动专题简报5期,在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宣传报道了18条次,为青少年暑期活动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强化项目管理。我们把暑期青少年活动按“四大套餐”进行打包,做成一个个的活动项目,明确责任主体、工作任务和推进时间。强化绩效考核,实行奖惩挂钩,在《黄陂区共青团工作考核意见》、《团区委绩效考核目标分解表》中青教工作的目标任务进行了细化。还专门制定了《关于鼓励支持基层青教组织举办青少年暑期活动的管理办法》,对暑期活动的开展提出了具体要求,要求每项活动做到有方案、有图片、有过程、有总结,资料完整、归档规范。同时,建立活动周报制度(即,每周五上报本周活动内容、进程、成效等)和项目补贴制(即基层成功举办一个活动,区青教办补贴100元)。这些制度和措施极大地增强了暑假活动的计划性和严密性,也调动了社区青少年学校和基层团组织自办活动的积极性。

   总的说来,今年暑期全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教育活动,有效丰富了青少年的校外生活,帮助青少年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在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丰富青少年学生暑期活动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工作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活动覆盖青少年的面不够宽,发挥青教成员单位职能作用不够到位,有的团青组织不善于整理资料、总结经验等等,这些都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今年后段的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是,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要点和目标,查漏补缺,夯实基础,整体联动,有序推进,全面推动我区青教、权益、预防工作实现新发展。建议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实践。继续利用区内红色旅游和传统文化资源,广泛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传统文化宣讲等道德体验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同时,要结合“四城同创”等中心工作,创新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建议各成员单位与各地已经建立起的社区青少年学校结成共建对子,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职能优势,在青少年假期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文明礼仪、心理咨询、素质拓展等青少年社会教育实践活动和文明创建活动,促进青少年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各地青教组织要按照市青教办《关于深化全市社区青少年学校建设工作的意见》的要求,实施富有社区和青少年特点的工作项目,打造特色,增强活力,真正把社区青少年学校这个青少年社会教育阵地夯实。

    二是深化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完善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的各项工作机制,配合市青教办构建以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为中心,以各级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为终端的青少年维权工作网络。要充分履行职责,做好日常青少年维权工作,认真解决12355青少年服务平台转送的青少年维权个案,组织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以9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月、12.4法制宣传日为契机,组织相关行业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开展“维权岗进市场、进工地、进学校、进社区”维权活动。

    三是加强对边缘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深入实施“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各预防成员单位和各级预防组织要以《武汉市边缘青少年帮教工作档案》为基础,规范边缘青少年帮教帮扶工作,建立边缘青少年帮教管理系统和轻微犯罪人员社区矫治系统,条块结合落实帮教办量,采取“一月一访”形式,掌握边缘青少年思想动态和行为状态,切实把我区登记上报市预防办的17名边缘青少年的帮教转化工作抓实,力争全区边缘青少年帮教转化率达到60%。

    四是加大对弱势青少年群体的帮扶力度。要进一步关注特困青少年、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青少年、流浪未成年人、孤残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子女等弱势青少年群体,针对其身心健康、生活、学习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加大服务力度,为他们塑造阳光心态、迎难而进、昂扬向上提供有效服务。深化服务外出务工青年“风筝计划”,联合各成员单位共同为农村青年提供技能培训、推荐就业、权益维护服务。深入推进“希望信用卡助学行动”,恳请各青教成员单位和青教组织支持配合做好“希望信用卡”的发行工作,努力完成分解下达的计划任务。

    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离不开社会方方面面的支持,更需要不断提升工作水平和活动品质,实现工作的专业化。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青教领导小组具体领导下,认真总结行之有效的经验和作法,继续探索符合区情特点的工作项目,保持荣誉,克难奋进,努力把我区青教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使青少年社会教育工作继续走在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