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建设一所适应青少年成长需求,具有时代气息和现代风格的武昌区首家青年空间,切实有效的联系、服务、引导社区青少年。按照团市委的总体部署,综合考虑青少年受众人数、社区硬件设施基础、交通便利条件等因素,我区拟将位于积玉桥尚隆地球村内一街属产权的单体两层新楼改造为我区首个“青年空间”,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设想:
该点位于积玉桥尚隆地球村小区内,根据规划,积玉桥区域被确定为“500强企业总部区”重点拓展区。随着该片区旧城改造逐步深入,一个高楼林立、环境优美、经贸繁荣的武汉市江南商务区将在这里诞生,我区首家青年空间也将落户于此。青年空间将充分整合该区域资源优势,积极寻找与时代相适应,能满足青年需求的活动和活动载体,增强空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在运作模式上,将借鉴香港青年空间成熟的运作模式,通过开展各类生活技巧训练、多元智能课程和文化艺术活动,帮助青少年掌握生活技能,提升文化涵养,促进全面发展。预计空间建成后,辐射受众面达2万人,其中6-18岁未成年人约1.5万,18—35岁青年约0.5万人。
二、项目设置:
作为武昌区首家“青年空间”,我们将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行、社会多方参与”的总体思路,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用社会化的管理思路和运作手段,提供主题式服务计划,项目设置包括快乐教室、志愿服务、关怀计划、青年就业、家长学校、网络e家、单翼联盟、创意空间等八大类。
--“快乐教室”项目将采取委托办学的形式,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优质培训课程,课程包括生活技巧训练、多元智能培训和文化艺术活动,空间适时还将邀请青少年教育专家、学者举办人文讲座,为青少年建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志愿服务”项目将最大限度体现青年空间的社会公益性,它将招募社区青少年成为志愿者,提供每年不少于一千小时的服务,使其增强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同时又为广大青年志愿者提供一个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地有效工作平台。
--“关怀计划”项目将充分整合武昌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的成熟资源,在社区青少年中开展公益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进行自我评估、重拾自尊,建立自制能力及对社会的归属感,提升青少年面对和处理压力的技巧;
--“青年就业”项目将结合现有劳动部门的培训力量,向社区有创业意愿的青年提供国内标准的SYB教学流程,并根据学员个人的创业方向提供项目论证、业务咨询和决策参考等服务,协助其拓展创业网络。
--“家长学校”项目致力于为社区提供家庭教育及指导,旨在提高大家对和谐家庭生活的关注,帮助家长认识自我;掌握更有效的教育方式和亲子技巧。
--“网络e家”项目实质是社区电子阅览室,它将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健康的资讯服务,并教导青少年如何安全使用互联网;同时向社区弱势青少年提供免费电脑培训课程及活动。
--“单翼联盟”项目是单身青年交友沙龙,活动模式多元化,鼓励青年积极参与,让青年在活动中增进了解、促进友谊、培养感情、收获爱情。
--“创意空间”项目将从培养青少年的创意能力入手,通过鼓励青少年开展尝试新游戏、进行小发明、小创造等创意体验活动,帮助青少年丰富创意实践,提高创意素质,引导他们在积累中创新、在学习中创造,培养受用一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三、功能分区:
青年空间所在建筑位于尚隆苑社区居委会旁,为一单体两层新楼,全框架结构,建面1090平方,我们按照上述的项目设置,把青年空间分为四大主题空间,每个功能分区均为一室多用,可根据活动需要和时间安排打通使用,目的是利用率高,尽可能将四大主题空间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同时每个主题空间均有1-2间活动室使用活动隔断,可根据不同需要调整教室的大小,以方便使用。
--学习空间:设电脑培训、外语口语、图书阅览、成长规划、励志课堂、礼仪培训等服务项目;
--关怀空间:设权益维护、心理咨询、亲子乐园、流动儿童托管等服务项目;
--创意空间:设体验创意(含手工小制作、泥塑、茶艺、形象设计等)服务项目;
--互动空间:设室内健身、交友沙龙等服务项目;
基本设置包括:图书阅览室、心理辅导室、多功能室、健身房、微机室、多媒体影音室、儿童游戏室、手工操作室、办公室等。
四、运行保障:
1、人员配备
一是聘用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社工3名,其中,主任1名,负责“青年空间”的服务发展方向、运作和管理;副主任2名,负责社区服务和青少年教育活动的运作、管理。
二是聘请青年导师6名:陶宏开、吴天祥、杨冬荣(原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陈芳珍(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於思(区人大副主任)、廖皓磊(武汉大学心理学教授),负责对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指导;
三是组织志愿者若干名:由区青少年健康心理辅导团成员20名、各类别(包括义务家教、技能培训、才艺辅导等)大学生志愿者、五老队伍组成,负责相关课程及各项活动的义务服务和组织工作。
2、项目运作
一是强化党政主导地位。积极争取区街两级党政领导支持,把青年空间建设工作放到党政的整体工作中进行安排、考虑,使其成为政府行为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年空间的发展的统一规划,出台相应政策,成立机构,配备人员,增加投入。
二是发挥共青团和青教组织的主角作用。团区委和区青教办将以青年空间这一崭新的工作平台为起点,积极开拓资源,建立和拓展与非政府组织(NGO)和企业的伙伴关系,为青少年提供切实的服务;同时规范青年空间建设及管理,使青年空间具备自身“造血”功能,形成良性发展格局,为青少年提供更宽广的发展平台
三是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充分发挥武昌区科教大区和文化教育大区的优势,在专业高校(如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美术学院)特长培训、社会力量特色办学等方面的相关领域中寻求合作,在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和服务经费方面可以予以适当倾斜,以委托、合作、共建、志愿服务等形式分担部分服务项目,培育一个健康多元化的、适应市场和青少年需要的青年空间。
五、推进步骤:
1、设计阶段(6月底-7月中旬), 确定青年空间最终设计方案及引进项目,请香港设计师给予风格指导。
2、建设阶段(7月中旬-8月中旬),按基本设想进行施工,购进需安装设备,督促工期保质保量完成。
3、试运行阶段(8月下旬-9月中旬),引进项目及机构开始试运行,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予以协调解决。
4、迎检阶段(9月中旬-10月中旬),青年空间整体调试完毕,正式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主题服务,适时邀请领导及媒体参观。
附:武昌区“青年空间”项目报价表
共青团武昌区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