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维权进校园 服务青少年

来源:江汉区 更新时间:2007-11-27

继2003年民族街大董社区被评为武汉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被命名为武汉市“优秀青少年维权岗”之后,2006年民族街综治办被评为了湖北省青少年维权岗。九月份以来,各维权岗以维权帮扶为主题,积极开展“青少年维权岗”进学校活动,努力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领导,建立机构,落实责任

为了做好“维权岗”进学校工作,街道4个青少年维权岗(街派出所、街综治办、大董社区、武胜社区)把此项工作纳入重点工作,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学校、社区、家庭代表等人员,召开了了维权岗进社区联席会议,座谈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抓维权工作意见,了解情况、献计献策,并就九月份维权工作征求意见,达成共识。

街工委、办事处制定《民族帮教工作长效机制》,与相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与全街党政必达目标同布置、同考核、同检查、同奖惩。团委青教、关工委、综治办、文化站、派出所等相关部门和社区居委会,从各自职能和工作特点出发,分工合作,不断增强了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渗透性,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交融结合,逐步形成“街道指导、社区负责、学校参与、资源整合”的齐抓共管工作体系。

二、加强法制教育,建立维权网络

学校是青少年集中的场所,是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重点单位。为此,我们紧紧抓住这一重点,强化工作措施,配齐配强兼职法制副校长,开展“三级帮教”,建立维权网络。全街5所中小学校100%聘请了法制副校长,并于9月初开展了法制课教育,参加听课1800人次。我们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对青少年进行“三级帮教”。

第一级是学校帮教。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对他们进行经常性的法制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和保持健康向上的思想,自觉遵章守纪,遵守校规,尊重师长,学会做人。同时,建立双差生档案,组织老师和班干对他们开展“一帮一”、“三帮一”的结对帮教活动,切实转变后进生的思想,引导他们争当遵纪守法、勤奋好学、奋发向上的模范。

第二级是家庭帮教。通过召开家长会的形式,由学校教师和法律副校长通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要求家长注意掌握学生的思想、生活上的表现,发现不良苗头,及时进行帮教。

第三级是社会帮教,我们建立和巩固了“一主三辅”社会青少年维权团队,发展至今已有400余为青少年教育服务。“一主”是街道社区青教干部,“三辅”是校队辅导员、义务妈妈“联盟”、社区“五老”辅导员队伍。校队辅导员经常进入社区了解青少年学生在社区和家里的思想状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义务妈妈联盟旨在为“爱贫困家庭子女、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父母外来打工子女”提供关爱。“五老”辅导员经常与青少年进行座谈,一起探讨成长中会遇到点点滴滴,以及如何去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各种现象。

三、坚持“四个结合”,推进青少年维权岗进学校工作深入发展

为确保此项工作取得实效,并深入发展,我们在工作中坚持“四个结合”:

一是与创建平安校园结合起来。街办事处多次组织街派出所、工商所、城管办、综治办、文化站、青教办等部门对街辖六所中小学周边乱搭乱盖现象,小摊贩违章占道现象,网吧违规乱经营现象,学校门口治安与交通秩序混乱现象,进行彻底的整治和清理,极大改善了学校周边的学习环境,此举措得到了校方和家长的赞赏。工委、办事处还就此专门作出规定,把抓好校前周边整治工作,作为一项制度,坚持常抓不懈,实行长效管理。大董社区还利用治安巡防力量对重点学校加强巡逻,晚上初高中生晚自习放学后,到校门口护送学生回家,确保了校园的平安和学生的人身安全。

二是把与开展各种健康有益活动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街综治办举办了“不让毒品进我家”、“远离电子游戏,拒进不良网吧”活动,街妇联举办了“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健康教育探讨会”,街涂家社区联合回民小学举办了革命传统歌曲联赛,大董社区与大兴路小学联合播放了革命传统教育电视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万寿社区针对学生对父母亲不知感恩,不思回报,在学校表现自私、冷漠,不知关爱他人,逃学、早恋、泡网吧、打架斗殴等突出问题,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我为父母做件事”、“向老师敬礼”等系列感恩教育活动,引起了师生、家长的共鸣,促进了家庭和校园的和谐。

三是与扫黄打非、食品安全整洁工作结合起来。清除精神污染,净化育人环境,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内容。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行动,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一些家长、学生反映,学校周边小食品卫生条件极其恶劣,执法人员立刻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在检查中发现卫生条件不合标准的小食品给予严肃查处,要求其限期纠正不法经营行为和整改卫生条件,给青少年学生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四是与救助帮扶结合起来。以“安全自护社区行”为主题,举办家庭安全、门栋安全、交通安全、游泳安全、网络安全等自护培训班,帮助青少年掌握正当防卫、防灾避险、意外伤害、自救互救、交通安全等实用技能。区法院、街青教办联合人民中学组织了“青春与法同行”青少年模拟法庭活动,通过让未成年人模拟组成法庭上的角色,真实地再现了法庭上的审判过程,让模拟庭审的同学们融入角色中,让旁听青少年及家庭也通过案例得到启示,以此激发了青少年学法的兴趣,掀起“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潮。在民政、妇联、计生、劳动等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开展助学帮扶、就业技能培训等工作,使他们有书读、有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