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团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基层团讯

建基地 抓板块 富农民

来源:黄陂区 更新时间:2007-11-27

1121,区长徐进、副区长陈国良带领区政府办、区农业局、林业局等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到李集镇调研,在视察了李集镇七里畈正在筹建的芦笋基地等建设现场,并听取了李集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情况汇报后,徐区长作了重要讲话,强调指出,近年来黄陂经济社会保持良好态势,发展思路明晰,发展措施可行,为跨越发展奠定了基础。区委、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资金投入的力度。各街乡镇要抓住目前国家、省市区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农业投入的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要举全区之力,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力争在五年内,打造20万亩的特色农业经济板块,创造黄陂的农业品牌,使之在全市、全省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将采取“谁先干,扶持谁;谁干好,扶持谁;谁积极,扶持谁;谁有成效,扶持谁”的办法,营造“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

一是要以一体化富裕农民。促进农民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核心,农业结构调整最终的目的也是要实实在在地增加农民的收入,夺取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因此,各地、各有关部门要为农民办实事,在工作中实现和体现以人为本和执政为民的理念。政府拿出资金投资农业,投资农业开发,不能仅仅只是培养几个“大老板”,最关键的还是解决普通老百姓增收的问题。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黄陂在现代农业板块建设上,特别是土地流转方面已取得了明显成效,相关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力度,结合实际,全力推广。区委、区政府不仅现在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而且在今后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还要继续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收入。近期,区委、区政府决定,将乡镇干部工资待遇参照街道干部执行,希望李集的干部把区委、区政府的关心变成推进工作的动力。

二是要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要紧紧围绕现代都市农业发展方向,大力推进农业优势板块基地建设。芦笋作为一个特色农产品,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都有广阔和长远的发展前景。黄陂区的芦笋产业是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发展起来,具有成功的经验,但在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把李集芦笋基地建设作为全区2008年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项目,由分管区长牵头,组织国土规划、财政、农业局等区直相关部门认真做好规划、设计、服务和项目申报工作,加大资金倾斜的力度,同时做好种苗的准备工作。李集镇要举全镇之力,切实做好2008年芦笋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其一是要做好群众的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流转,把土地集中连片开发;其二是要做好群众的宣传工作,让农民群众对芦笋和芦笋的开发建设尽快了解、认知和认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加强培训,在镇村干部中培养一批对于芦笋的生产、管理、防虫治病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很精通的业务骨干和技术人员。

李集去年开发的3000亩茶叶成活率达到80%,今年计划再开发3000亩。李集的茶叶生产有基础、有条件,要抓住机遇,把茶叶产业作为小康扶贫的重点项目,按照规划抓紧落实,注重连片开发,形成规模,注意解决管理、生产和销售等环节的问题。

三是要以城镇化带动农村。李集小城镇建设硬件上来了,管理措施和居民的素质也要跟上来。要按“四城同创”要求规划设计,学习借鉴其他乡镇的成功经验,在区建设局、城管局的具体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加快整改,务必在春节之前有一个大的变化,为当地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区政府在李集镇2008年的小城镇建设中也将给予适当的倾斜政策支持。在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中,对于合并的乡镇,不仅要做好政府所在地的建设和管理工作,也要注意做好另一个原合并乡镇政府所在地城镇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做到齐头并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