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团情导读 > 通知公告

2011年全市共青团青年发展工作要点

来源:青年发展部 更新时间:2011-03-10

 

    2011年全市共青团青年发展工作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抓基层、强基础,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不断夯实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活跃团的基层工作,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努力提升青年职工职业素养,不断提高青年职工幸福指数,团结带领广大城市青年为武汉的跨越式发展和幸福城市建设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一、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

    1、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团的建设。依托党建带动、行业推动、园区联动、活动促动等有效建团路径,进一步深化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团建工作,大力推进中小型民营企业建团、个体工商户联合建团和协会建团。坚持团的工作与企业根本功能和青年成长需求相融合,找准工作切入点,设计开展好团的各项工作。通过组织新建团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青年志愿者等品牌活动,不断增强团组织的活力和生命力。全年新增非公有制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团组织1000家。

    2、巩固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团的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直属团组织的沟通联络,按照直属团组织的行业、地域划分,建立直属团组织定期分片开展主题交流的制度,增强横向交流和互动。推动企业团组织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中心任务和改革发展大局,找准服务企业和服务青年的结合点,在青年人力资源开发、提高青年职业技能、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开展工作、发挥作用。结合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等重大契机,动员各大型企事业单位团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开展理论培训、学习研讨、知识竞赛、岗位建功等活动,重点做好“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的主题教育活动。着力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联系和服务,推动机关事业单位团组织围绕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重点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帮助青年提高职业素养和社会技能。全年组织企业团干轮训1次。

    二、深入推进青年就业创业工作

    3、推进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在广泛建立见习基地的同时,注重提升质量、规范管理,建设一批企业形象好、管理规范的高质量见习基地,努力提供与青年专业及兴趣相匹配的见习岗位。广泛开展见习对接活动,帮助青年知晓见习信息、参与见习实践,通过组织“见习面对面”、见习口号征集等活动,引导青年养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念。注重依托社会专业机构力量,探索建立见习基地长效规范化的运作和服务机制。全年新增见习基地62家,新增见习岗位180个,推荐1500名青年就业见习。

    4、加强武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继续开展好SYB青年创业培训班、创业公益大课堂、创业导航、企业诊断室等创业专项活动。加大武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力度,围绕青年创业政策咨询、法律服务、工商税务、场地租赁、小额担保贷款等需求,为青年创业提供阳光、透明、快速、高效、规范化的服务通道。探索建立团、企、校合作建设的管理运作方式,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最大限度发挥武汉青年创业港在青年创新创业方面的实体支撑作用。探索青年公寓的建设模式,充分整合社会资源,为青年创新创业者提供廉租房。联合专业研究机构,开展青年创新创业理论研究,将调研成果用于指导青年创新创业各项工作。全年开展青年创业培训1260人次,帮扶青年创业187人。

    5、深化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继续与市金融办、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营业管理部、汉口银行、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武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积极探索和创新担保方式,争取政府贴息等政策支持,探索支持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的风险分担机制。积极探索青年小额担保贷款工作路径,发挥街道社区团组织在筛选、推荐青年创业项目中的组织网络作用,有效拓宽青年创业小额担保贷款综合受理平台,着重在东湖开发区、大学生创业园区等青年创业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工作。将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与创业文化培育、创业能力提升、创业经验指导、优惠政策支持、武汉青年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建设等结合起来,力争形成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加强与伦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等国际著名金融服务机构、风险投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的联系合作,为青年创业开辟新的融资服务平台,帮助青年实现自主创业

    6、做好城市未就业青年的技能培训工作。以已毕业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青年、青年农民工等城市未就业青年为重点,依托区、街、社区等基层团组织网络,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技能培训工作。发挥共青团社会化动员优势,加强与用工企业的联系,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制定订单培训计划。联合技能培训机构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落实有关培训支持政策,努力联合建立一批教学正常、管理规范的技能培训基地。全年开展下岗青年再就业培训540人次,下岗青年实 现再就业1250人,新增就业青年1250人。

    7、开展“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联合市科技局等单位继续做好第四届“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选树一批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大学生创业典型,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服务大学生创业,广泛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努力营造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努力提升青年职工职业素养

    8、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为主线,大力倡导青年职工职业文明,不断提高青年职工的技能水平。推动广大企业团组织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导师带徒、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引导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学技成才。积极开展青年岗位能手评选活动,为基层优秀的团员青年脱颖而出提供平台和载体。积极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活动,促进企业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高青年职工的安全素质。协助、配合做好第十七届武汉市职业技能大赛各项工作。全年开展青工技能培训6520人次。

    9、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以武汉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结合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探索建立服务青年创新创效新的有效平台和载体。广泛组织青年技术和管理人员,积极开展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等活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组织青年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广泛开展“五小”活动,不断提升生产效率和岗位效益。通过创新创效项目招标、创新成果发布、创新典型表彰等活动,不断营造青年参与创新创效活动的良好氛围。

    10、深化青年文明号活动。弘扬“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青年文明号精神内涵,不断丰富青年文明号活动载体建设,在抓好“青年文明号信用建设示范行动”和“百城万店无假货行动”等活动同时,结合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等契机,设计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拓展青年文明号创建领域,继续巩固窗口行业、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重点建设工程等领域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积极联系相关行业部门,面向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加强青年文明号活动组委会的指导监督职能,进一步完善青年文明号创建标准、考核细则和奖惩制度,探索建立青年文明号动态管理体制,推进 青年文明号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11、全面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各类青年集体立足岗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持党建带团建,成立青年创先争优领导小组,继续做好以“学知识、学技能、学先进,创新、创业、创优,亮诺、践诺、兑诺等‘三学三创三诺’”为载体的各类青年活动,组织和带领广大青年职工热爱本职工作,增强服务能力,弘扬职业文明,创造一流业绩。

    四、做好青年企业家协会有关工作

    12、组织召开青企协第九届会员大会。根据《武汉青年企业家协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筹备召开第九届武汉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大会。吸纳一批有实力、知名度、在同行业中有影响,自觉履行社会义务,热心社会公益,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经营管理者。进一步做好和完善协会自身建设,进一步规范协会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协会科学发展。

    13、开展第七届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武汉城区第七届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评选活动,为优秀青年企业家脱颖而出提供良好渠道,通过评选,进一步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积极、务实的创业观和成才观,为武汉跨越式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