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团校 > 理论研究

江岸区:构建社区、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教育机制将老少共建道德文明社区不断推向深入

来源: 更新时间:2006-07-27

江岸区百步亭花园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百步亭花园社区,是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社区占地2平方公里,建成住宅200万平方米、入住8万多人。规划将建成一个占地7平方公里,入住30万人的百步亭新城。
  
  多年来,在中央、省、市、区各级领导的关怀下,社区坚持 “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文为美”的建设理念, 创造了社区新环境,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促进了社区 “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六年来,社区实现了“十个没有”:没有一户居民家中被盗、没有一辆自行车被偷、没有一起刑事案件、没有一次交通事故、没有一桩大的邻里纠纷、没有一个越级上访、没有一起黄赌毒、没有一起火灾、没有一名法轮功习练者、没有一起未成年人犯罪。同时在2平方公里内,社区环境实现“十无”:“无占道经营、无开窗设点、无牛皮癣、无油烟扰民、无烟头、无纸屑、无果皮”。社区服务实现“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被居民们称赞为“绿色社区、安全港湾、温馨家园”。党和国家领导人温家宝、李长春、罗干等同志亲临社区视察,并给予充分肯定,2003年5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视察百步亭社区后满怀深情地说道:“百步亭能够有这么好的管理,能够有这么好的人文环境,能够有这么多的关爱,我看是我见到的头一个社区。”“百步亭社区是全国的好典型,我看了很受鼓舞,感触很深。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看歌词反映的美好愿望,在百步亭社区实现了。”2003年10月15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建设部、文化部四部办联合发文向全国推广百步亭社区经验。2004年6月10日,温家宝总理亲临百步亭社区视察时说:“百步亭社区管理好,居民素质高,大家出去工作心情舒畅,回来又有一个好环境,很好。”并提出要求:“百步亭要加快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实惠。”

  社区关工委自2001年4月成立以来,坚持以“树人才理念,育国家栋梁”为目标,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经验、威望、时空和亲情”的五大优势,结合“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的开展,不断创新对青少年教育方式方法。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空间,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加强领导,完善基础性建设,为老少共建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条件
  关心下一代工作,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工作,是一个肩负光荣历史使命的工作,也是一个传承文明、塑造灵魂的十分艰巨的教育工程。长期以来,社区党委都十分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并结合本社区的实际,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上做到了“三个纳入”,即:①把青少年的思想教育与培养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②把青少年活动场所建设纳入总体规划;③把青少年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总体思想教育计划。在“寸土寸金”的房地产开发中,舍弃4万平方米的黄金地段,建成了文化长廊、体育中心、国防教育园、健身娱乐活动中心等八个不同功能的文化教育活动区,可以为青少年提供文化知识、国防教育、生活实践、体能训练于一体的综合素质教育,因地制宜地提供了多种多样的适合青少年活动的场所,寓教娱乐,对社区青少年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效果。投入50万元建立儿童游乐场,购置了大批运动器材,使百步亭花园成为少年儿童幸福成长的乐园。在教育上,我们注重抓基础教育,社区现有汉口铁中、育才小学、育才小学国际部、珞珈山幼儿园、曙光幼儿园各一所,共投资1000余万元,为居民子女及时入学解除后顾之忧。为解决许多少儿因父母是双职工而无人照管的困难,又相继开办了社区托管班,完善设施,配备书籍、玩具,指定专人管理,使200多名少年儿童受到良好的托管和早期教育。并根据少年儿童年龄增长,求知欲望不断增强的特点,开办少儿特色班,使100多名少年儿童接受启蒙书法和启蒙绘画教育。社区党委从时间、内容、场地、师资、硬件设施方面对学校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对青少年的教育坚持社区管理和学校、家庭教育相结合,使校外教育得到健康发展,努力形成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广泛动员,巩固“五老”队伍,为老少共建工作开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老同志的经验和知识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和财富,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1万多名学生的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社区党委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财富作用。我们将社区的党员、老红军、老干部组织起来,发挥他们在老少共建道德文明社区中的作用,推动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推动社区文明建设进程。
  我们坚持每年最少召开两次老干部、老战士、老党员座谈会,介绍关工委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动员他们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根据自己的特长向青少年开展教育及科技传播活动。采取多种对老人的社区关爱措施,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定期体检,对90岁以上的老人健康状况定期向社区党委报告,社区党委、管委会领导定期探望;同时,我们根据关爱老年家庭等一系列措施充分调动了老同志的积极性,温馨苑20多位老人与社区青少年结成对子,社区老年大学作为老人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已成为青少年接受社区道德实践教育主要活动阵地。我们还通过外请革命前辈沙莱、马国昌,内聘王德云、刘耕、袁子华等老同志的方式,拓宽关心下一代骨干队伍。目前,全社区共有40多名老干部、老党员、老战士参加了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为老少共建文明社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员保障。社区关工委通过组建“老年护绿队”、“卫生监督员”、“义务关照员”等队伍,与社区“小小护绿队”、“文明小栋长”、“卫生小卫士”、“小小气象员”等相互对应,以老带小,以点带面,把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一幅“夕阳托朝阳,朝阳映夕阳,双阳共辉煌”的美好画面。

  三、创新形式,成立特色青少年道德实践队伍,挖掘老少共建工作内涵
  在老少共建道德文明社区创建过程中,社区关工委充分发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队伍的育人优势,通过开展“绿色网络,伴我成长”、“老少共建文明楼栋”等活动,使青少年们成为“社区小主人”,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了起来,充分挖掘了老少共建道德文明社区的内涵。
  1、建立小小楼栋长队伍。社区关工委积极倡导改进青少年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形式,设立“道德宣传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培养启发孩子,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为了培育公民道德意识,塑造美好人格,2004年5月,社区关工委与学校试行“小小楼栋长”制度,在关工委老同志们的倡导下,首批发展了20名小小楼栋长,把“小小楼栋长”活动作为百步亭社区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活动载体,为的是培养他们的公德意识、环保意识。第一批20个“小小门栋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除陋习,尽管他们都是10岁左右的孩子,可管起事来一点也不含糊。一次,安居苑的“小小门栋长”周哲在社区广场玩,看见一个叔叔将一支烟头扔在草坪上,他立刻上前制止,并告诉叔叔:“随地乱扔是不对的,我们小孩都知道,大人更应该遵守!”一句话说得这名青年红了脸,主动捡起了烟头。今年9岁的田奕丰,住在温馨苑203栋,她家门口种有3棵栀子花树,每天早晚她都要做一件特殊的工作:到树旁检查,数一数树上的花朵少了没有,有没有人采摘。小奕丰的父母说,自从当上了“小小门栋长”,小奕丰处处以身作则,她以前环保意识差,现在成了护绿小卫士。小奕丰还被社区授予“最佳小小楼栋长”称号。
  “让孩子参与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可能会激励他一生。在百步亭,这样的活动太多了!”一位孩子的母亲说:“孩子生活在百步亭,我们放心。”截止目前,“小小楼栋长”遍布安居苑、温馨苑、百合苑的每个楼栋,队伍发展到百人,成为百步亭花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了满足社区青少年争当“小小楼栋长”的愿望,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又增设了“小小门栋长”“职务”,“小小楼栋长”的经历,在孩子们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也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文明的种子。
  
  2、成立红领巾管委会。“小小楼栋长”活动作为社区未成年人教育的特色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也逐渐凸显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队伍相对固定,受教育面难以拓展;
  2、时间长了以后,活动开展多了,学生就有厌倦感,不愿继续参加,会逐渐失去吸引力;
  3、部分学生对“小小楼栋长”工作积极性很高,但学习成绩却下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把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做的更好,社区关工委又与育才小学一分校共同成立了百步亭花园社区红领巾管委会,由学校按照每半天8名学生进行排班,采取轮流制和结对制,利用双休日、节假日,把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组织起来,学生自觉到红领巾管委会报到,以社会成员的身份走进社区,服务社区,开展力所能及的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体验性的活动,使学生提高自律意识,学会自我管理,让所有的学生了解熟悉社区工作,增强责任感,从而将文明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保证每名学生每学期参加一至二次社区实践活动,达到了全员参与。“文明小天使”队伍在社区认养树木,宣传新人新事和社区文明公约,监督不文明行为,协助交警维护秩序;“童心送温暖”队伍为年老体弱家庭、空巢家庭送去温暖、送去欢乐。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不断改变着社区面貌,也不断塑造着自身的心灵。把小学生的社会实践课搬到社区上,既解决了关工委活动人员组织难的问题,又解决了学校德育课及素质教育单调的问题,一举双赢,使关工委活动得到持续开展,充满了生机。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班子、团委成员、青年志愿者放弃了大部分的休息时间,认真组织活动,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四、注重实践,发挥活动育人作用,丰富老少共建工作内容
  社区关工委通过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借助各种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强化了对青少年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的整体教育。先后多次组织社区青少年儿童进行了歌咏比赛、书画比赛,以此对他们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爱社区”的思想教育。开展“交通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安全知识进社区)知识竞赛活动,使他们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学会报警求助,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组织社区青少年参加了社区开展的“热爱祖国、爱我家园、远离毒品、拒绝邪教”的签名活动,增强了他们识毒、防毒的意识。在百米文化长廊、板报专栏、纪念会议等多种场合,大力宣传有关青少年维权、防止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增强,至今未发生一起针对少年儿童的侵权行为。
  社区关工委还以提高家长素质为重点,为青少年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为目的,开办了家长学校、亲子园,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的知识,请著名的保健、营养、教育等方面的专家上课,现场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养育、培养、教育孩子。组织专家成立流动家教咨询站,深入到幼儿园、学校、居民家中向家长进行科学咨询服务,为家长解答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家长学校里,父母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大家互相交流孩子的思想动态、行为表现,借鉴学习其他家庭好的教育方法。

  五、培育爱心,建立激励制度,探索老少共建工作长效机制
为培育爱心、鼓励先进,百步亭社区安居公司捐款200万元作为基金,在社区内成立武汉安居教育援助会、武汉安居慈善援助会,广泛实施“爱心工程”,一方面为家庭困难的孩子上学,升学提供帮助;一方面针对残疾、困难、离异的弱势青少年群体给予救助。
  1、鼓励先进,学有榜样。为鼓励青少年好学上进,为青少年树立学习的榜样,社区建立健全了一系列激励机制,如:凡被评为区级以上“三好学生”或成绩突出的,社区每年都举行隆重的奖励仪式,敲锣打鼓地为先进典型戴红花,进行表彰宣传;凡社区开展活动,都请社区青少年参加;2005年底,社区管委会召开年终表彰大会,社区还评选出6名“优秀小小楼栋长”、1名“最佳楼栋长”给予表彰,并将他们的获奖照片在文化长廊进行展示;2004年6月,温总理视察百步亭花园时,我们还特意安排“小小楼栋长”与温总理合影留念,以不同的方式来鼓励青少年,使社区青少年学有榜样。
  2、扶危济困,爱心培育。为了培育社区青少年爱的情感,养成良好的行为品质,社区关工委积极开展扶贫济困的“爱心工程”,引导社区青少年开展扶危济困的爱心活动。在“教育援助会”的带动下,社区青少年“手拉手”结对助学帮困蔚然成风。几年来,社区共组织5000多名青少年参加助学、助困爱心活动,捐资20多万元对200多名学生和2000多户家庭进行了结对帮扶、慰问。在这些爱心活动中,社区青少年得到了爱的熏陶和爱的影响,爱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境界不断提高,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是一项由社会、家庭、学校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少先队工作发展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关工委工作的首要任务,我们将不断探索,推进老少共建道德文明社区工作,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