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团校 > 理论研究

硚口区:老少共建浇灌社区文明之花

来源: 更新时间:2006-07-28

硚口区宗关街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武汉市硚口区宗关街位于硚口的西部,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5.2万。辖区内有大中型企业29家,中小学校8所,商业网点2000余个,全街实际居住的18岁以下的青少年约1.3万人,街及街辖13个社区两级单位都建立关工委组织,街关工委委员15人,各社区根据自身的实际分别吸纳6—8人为社区关工委委员。为顺应时代需求,充分发挥“五老”队伍的育人优势,我街着力开展了老少共建文明社区的活动,带领“五老”队伍和青少年积极投入到建设生态环境优美、道德风尚良好、文化生活丰富、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之中。

  一、整合资源,挖掘力量,着力构建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的组织体系

  我们始终坚持“四个有利于”的指导思想,即:有利于党组织加强对老少共建活动的领导;有利于发挥“老带小”在社区文明创建中的积极作用;有利于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有利于增强老少团队组织的内在活力的基本原则,整合社区、单位、学校资源,构建起了“三个三”的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的组织体系。

  组织网络分三个层次:一是领导层,即街关工委全面指导老少共建活动;二是核心层,即13个社区关工委组织,具体负责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日常活动的开展;三是网络层,即社区“五老”骨干队伍(186人)和老少社团组织(39个)。

  “五老”骨干队伍的组成来自于三个渠道:一是由社区居民推荐德高望重的“五老”人员;二是聘请政治素质强、文化程度高、身体状况较好的“五老”人员担任社区青少年教育讲师团及各类老少社团组织的成员;三是由社区内热心青少年教育事业,有较高政治素质,有一定的参政议政和组织管理能力的老同志参与社区关工委的组织管理工作。

  考核评价做到三个必须:一是活动情况必须纳入社区年终工作目标的考核;二是活动的考核必须在街党工委领导下由街关工委负责实施;三是必须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此项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

  二、壮大队伍,开辟阵地,积极营造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氛围

  街关工委成立后,在街辖13个社区因地制宜的组建各种老少活动社团,开辟阵地,壮大队伍,营造活动氛围。我街现有老少共建活动积极分子近千人。在工作中,我们坚持做到“四有”:

  一是有活跃的工作队伍。我们将街“五老”人员建立档案。首先组建有36名成员的宗关街青少年教育讲师团,为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法制宣传教育、科普教育等辅导活动;其次把“五老”人员中担任门栋长、居民小组长的老同志发动起来,担任楼道辅导员,负责带领青少年开展楼栋及周边的公益服务活动;第三,因地制宜地建立老少“腰鼓队”、“歌咏队”、“舞蹈队”、“健身队”、“京剧社”、“护绿队”“治安巡逻队”、“红领巾广播站”等社团,开展各种文体活动。

  二是有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计划。年初,街及社区关工委组织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学习、会议、组织联络和总结表彰等制度,做到全年工作有计划,寒、暑假有安排,大型活动有方案。同时,结合各社区的实际,在街辖13个社区分别开展老少共建“绿色文明社区”、“道德文明社区”、“法制文明社区”、“科普文明社区”、“爱心文明社区”活动。在创建中,我们组织开展了系列品牌文体活动:社区“红领巾”广播站在寒、暑假一直坚持由老辅导员带领中、小学生策划、编辑、播报,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提高,增强了他们的友谊和团队合作精神;“妈妈的世界”调查问卷互动,让孩子们了解妈妈的辛劳和付出,了解生命孕育的艰难,从而尊重生命,培养爱心,懂得自己也应当回报父母及长辈的关爱;“老少才艺展示”、 “老少文艺汇演”、“老少趣味运动会”、“老少书画展”等品牌文体活动,丰富了社区老人和孩子的文化活动,推动了社区文明创建,也带动了老少共建活动的整体推进,营造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三是有固定的活动阵地。街辖13个社区居委会调整用房,设立老少共建活动室、建立社区家长学校和社区青少年学校,设立多媒体的教育培训中心,老少谈心室,将社区内的广场、花园、空地、绿地和体育路径等作为露天活动阵地。我们共开辟老少活动阵地达42个。为充分利用这些活动阵地,我们组织了“老少环保队”、“老少义务联防队”等,他们常年开展活动,积极参与社区公共设备的保养、树木绿地的认养、社区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的保护监督活动,特别是“老少认养一棵树”、“老少共护一片绿地”的护草护树活动,为社区护卫着绿色环境。

  四是有固定的活动经费。街、社区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拨出专款,保证老少共建活动经费的落实,这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从2005年至今,街用于老少共建活动的经费为1.3万余元,13个社区的活动经费共计2.5万余元。

  三、注重教育,传递爱心,切实增强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的工作实效

  为将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落到实处,我们按照“以活动推共建,以活动促共建,以活动增活力”的思路,从四个方面全面开展共建活动。

  1、抓思想,强素质,追寻“荣辱观”根本。

  我们坚持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八荣八耻”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五老”人员的亲身经历和人格魅力,适时开展革命传统知识教育,组织青少年参观“二七纪念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带领他们坐轻轨、游江滩、观武汉的巨大变化,用生动的历史故事与现实的模范事迹去启发引导,让他们亲身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是我们的祖辈、父辈用汗水浇灌而来的,并从中追寻“荣辱观”的根本,引导青少年自觉把个人的追求和抱负融入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中来,积极投身社区文明创建活动之中。此外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五老”讲师团成员还在青少年中开展推荐阅读中华古诗、词、文中的名篇佳作、推荐欣赏民族音乐及绘画、推荐参观武汉地区名胜古迹“三推荐”活动,陶冶了青少年的道德情操,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一年多来,我们共组织“主旋律”教育活动36次,受教育的青少年有2100多人次。

  2、帮特困,献爱心,建立帮扶机制。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的摇篮。我们针对家长们在教育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在社区家长学校适时开设以家长为教育对象的家庭教育辅导、儿童心理研究等课程,帮助家长和子女间相互沟通,相互理解,强化家长的责任意识。街辖有部分家庭极为贫困的青少年,不但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连正常的学习生活都有问题。如变电社区有名的“马路天使”蒋蓓,身染恶习的父亲根本不尽家长的责任,常年在外,致使她连学费也毫无着落。社区关工委一方面积极与学校联系减免蒋蓓的学杂费,另一方面伸出援助之手捐献钱物,并安排一名老同志时刻关注她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在社区关工委营造的助幼氛围下,居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照看蒋蓓,使孤独的蒋蓓有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目前,我们固定的老少“一助一”结对已达82对,扶助帮困已成为经常的活动。

  3、重实践,增体验,强化行为养成。

  通过与孩子的交流与观察,街关工委发现学生接受的品德教育大都停留在理论上,针对此薄弱环节,关工委将对孩子的社会教育定位在培养优良品德上。一是组织孩子们到葡萄园采摘葡萄、上街义卖等,并将他们采摘的葡萄和义卖所得款项送给孤老、孤儿及贫困家庭。二是开展“我成长,我快乐”主题活动,举办生活中节水节电知识抢答赛,认菜、摘菜体验活动,带领青少年投入到建立节约型社会活动中去。三是与武汉电视台联系,把“欢乐送”栏目组请进社区,摄录下孩子们的不良行为习惯,以寓教于乐的方式予以纠正。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劳动所得和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带来的成就感,明白要成材必须先成人的道理。

  4、借力量,重联合,提高自护能力。

  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是老少共建活动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街、社区关工委组织将学生安全问题放在工作首位,与学校配合,与派出所联系,共同营造学校周边安全环境,杜绝了学生安全事故的隐患。街关工委还充分发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每年的寒、暑假都分批组织青少年参观硚口交通大队管理中心和宗关消防中队,请交警和消防人员讲解交通安全知识和防火自救知识,进行现场演习,提高青少年自我保护能力。

  虽然我们在老少共建文明社区活动中,为社区文明创建工作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做了一些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离上级领导的要求和青少年的需求尚有差距。今后我们将更加努力长抓不懈地做好这项工程,让社区文明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