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网上团校 > 理论研究

突出育人特色 服务素质创新

来源:黄陂区 更新时间:2007-02-01

突出育人特色  服务素质创新

共青团黄陂区教育局体育局委员会

 

2006年,区教育局体育局团委在团区委、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力求把握教育系统特点,突出育人特色,为服务素质创新做了有益的尝试,工作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局团委顺利通过了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复核,被团区委授予“先进团委”荣誉称号,局团委理论中心学习组还被团市委评为“武汉市青年理论示范小组”。现将全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提升青少年思想素质

1、抓住重点群体,促进学习交流。着重抓好团干部、高中生和青年骨干教师的理论武装工作,带动广大团员青少年的理论学习。组织局直属学校团干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新《义务教育法》,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讨论活动等,通过学理论,让每个团干都能在思想和行动上与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站在全局的主场,立足岗位,有所思考、有所创造,有所建树。4月份,组织部分团干、辅导员、青年志愿者到李集云雾山开展学习“八荣八耻”座谈会暨春游活动,既增进友谊,又加强了交流,增强了团组织的凝聚力。在局直属学校试行特色团日活动相互观摩制度,3月份从区一中开始,轮流开展团的活动展示。通过团干之间相互观摩,提供借鉴,促进局直属学校团的工作水平共同提高,收效良好。九月初,为迎接教师节,局团委联合区社区教育学院在全区中学开展“铸师魂”主题摄影比赛和培训活动,50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和比赛活动,为促进教师摄影水平提高,提升教育形象作出贡献。

2、开展主题教育,弘扬民族精神。以建国57周年、建队57周年为契机,抓住青少年入学、入队、入团、十八岁成年等时机,在中小学深入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周”活动,在高中开展“我与祖国共奋进·我与武汉同发展”主题教育及演讲比赛活动。“五四”前夕,在区二中成功举办了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的全区第五届高中生英语演讲比赛。这一赛事,因其富有创意、组织严密、档次较高、影响广泛,而成为教育系统品牌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并将坚持下去。大力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参与重走红军长征路启动仪式,通过组织区直属学校参加“长征精神伴我成长”诗歌朗诵比赛、组织全区中小学生观看以“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为主题的电影展映活动,加强革命传统、基本国情和国防教育,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3、深入贯彻《纲要》,加强道德建设。在中小学开展“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开展“从我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讨论活动,在学生中散发《知荣明耻,正己修德,全面发展》倡议书30000份。传唱“八荣八耻”歌,开展“知荣明耻——服务社会”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明是非、辨善恶、分美丑,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生参与面广,社会影响深远。创新形式,在“5·16”期间广泛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宣誓仪式。12月份,邀请团中央“知心姐姐”巡回报告,深入到我区部分学校作报告,报告团邢安平老师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等问题,与老师、家长做直接交流,3000多名家长和1000多名学生受到启发,活动社会反响热烈。

二、以素质创新为目的,培养青少年实践能力

1、努力提高青少年学习能力。围绕建设学习型社会、培养学习型人才的目标,与区图书馆联合开展“知识工程”读书活动。以组织观看“长征精神激励我成长”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为契机,在全区中小学开展电影观后感征文比赛。组织区直属学校457名学生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为提高我区中学生作文水平提供锻造平台。

2、积极培养青少年学生创新能力。在广大青少年学生中开展科学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帮助提高创新意识。组织1000余名中小学生参观航空航天展,培养青少年民族自豪感,从小树立为祖国作贡献的自信心。组织100名中学生观看《少年花木兰》,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组织区职校、前川一中、前川一小、前川二小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到天河、塔耳、罗汉等地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3、深入挖掘青少年学生适应能力。按照体验教育的思路,深化少先队“雏鹰争章”活动,激发广大中小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在全区小学开展“我是光荣的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组织1万名少先队员参加全市少先队知识竞赛,我区获优秀组织奖。在小学生中广泛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增强了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和健康意识。确立前川一小为“雏鹰争章”试点学校。“六一”前夕,我区4名小学生被团市委、市教育局、市少工委评为武汉市“百名好少年”;开展建队日纪念活动,在区教育局召开少先队黄陂区一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表彰了一批2005—2006年度黄陂区少先队红旗大队。选派1名代表参加湖北省第四次少代会,选派九名代表参加武汉市第五次少代会,为培养少先队员参政议政能力打下基础。选送前川六小参加2006—2007年度“童趣杯”全国优秀红领巾小社团评选活动,为推进全区红领巾小社团建设工作做贡献。

三、以文明创建为载体,增强青少年服务意识

1、深化青年志愿者行动。除完成局直属学校300名志愿者登记注册工作外,组织12名青年教师为团中央全国“青春建功新农村”暨促进农村青年转移就业创业推进会提供了优质的讲解服务。8月1日,组织青年师生到三里桥与驻军开展了纪念第79个建军节联欢活动,受到当地军民的热烈欢迎。组织8名青年文艺骨干教师参与“青春家园行动”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10名青年教师参与大型音画节目《木兰山组歌》的志愿接待服务工作。

2、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不断加大“青年文明号”创建力度,在全区教育系统掀起争创“青年文明号”、争当青年岗位能手的热潮。上半年,局团委顺利通过了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复核,五四期间,教育系统受表彰的市级青年文明号1个,区级青年文明号2个,优秀青年岗位能手1人,新长征突击手2人,以此通过树立先进典型,起到很好的宣传和带动作用。

3、大力开展“手拉手”活动。黄陂区“校园爱心行动”募捐活动因其旨在救助在校的特殊重症的贫困学生,而成为教育系统又一品牌活动,这项活动从2003年由局团委发起,已累计救助114人次,救助金额已达22万余元,2006年度“校园爱心行动”,募集捐款91854.4元,全年救助特殊重病师生30人次,救助金额71500元,发动团员青年救助我区西部贫困失学儿童26人,为我区中小学防流控辍工作做出了贡献。《武汉晨报》刊登了我区罗汉中学学生胡凌志因父亲讨工钱被打成重伤住院,自愿放弃中考,弃学侍父的消息后,局团委主动介入,筹集捐款2000元,让他顺利参加中考,受到市教育局和新闻媒体的肯定。主动与相关企业联系,为农村贫困生、城镇低保户子女、进城务工子女免费配送近视眼镜20副。《楚天都市报》刊登了我区六指街新联村桥岗湾一对龙凤胎兄妹因家庭贫困可能辍学的消息后,局团委募集捐款2000元,会同区委办公室、区委督查室、团区委帮助解决兄妹俩读书困难,得到上级领导肯定。

回顾全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并不满足,并清醒认识工作中尚有诸多不足,我们会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挥优势,创新工作方式,不断促进我区学校共青团工作迈上新台阶。

 

2007年1月30日